写几句民间谚语
写几句民间谚语,谚语的实用性是很强的,而且谚语涉及范围也是比较广,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下面是写几句民间谚语。
1、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这一句我之前没有见过,也是最近才学到。但是句中哲理,则已经是世间老生常谈。
宝剑虽然锋利,如果不经过进一步的磨砺,就不会有削铁如泥、削金断玉的威力;就算你材质上佳,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不学习、不练习,也没法在自己的领域里达到很高的成就。
这是强调实践,同样也是强调勤劳与坚持。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很多耍小聪明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这几样品质,最终自己害了自己。
2、勤能补拙,学可医愚。
与上一句句意一致,但言语上更加简练,省去了举例子的部分。
就简单明了的告诉大家:后天的勤劳能够弥补拙笨的缺陷;后天的学习能够治愈愚笨的脑袋。
都说脑子是越用越好使。唯有勤劳、唯有学习,脑子才会更加灵光。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我想的很清楚,当初在高中和大学的食堂里都见到过这句标语。原句是出自《朱子家训》,这篇家训真得很推荐大家去读一下,总共500多字,语言极其洗练,却句句都是教育儿女子孙以及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道理。相信对我们大家也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4、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在一些事情上知足;但也要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不足,不能不思进取;
在义不容辞的事情上有所作为;但也要知道,适可而止,不作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
读起来只有简简单单十个字,其中内容,却需要用一生来揣摩、来践行。
有些人,大概一生也不知道知足知不足的界限;不知道有为有弗为的边界。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一句真的是从小读到大。第一次听说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但真的感觉是从小就印在心上,刻在骨子里的一句话。
原句是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写的一副对联,就镌刻在东林书院的大门口。
古之所谓文人,不是只读读书、写写字就算,而应该是有责任感、有崇高尊严与气节的读书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读书人,便该关心天下的.风雨、关心家国大事。
6、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一句出自清代的孙星衍。
前半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后半句告诉人们珍惜与老友相聚的时光,尤其是在风雨之中的故友情谊。其实也可以连起来理解,最好的珍惜时光的方式,就是与自己的老朋友一起度过。
一生中能有几个交心的朋友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珍惜和你一起长大的发小;也珍惜在社会中交到的真心朋友。
7、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教儿子教孙子,首先自己得先修炼好;想成仙想成佛,首先得做好一个“人”。
前半句送给已经有了后代的诸位,为人父母,必先以身作则。这是一条真理,可惜很多父母到现在都还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坏习惯,打和骂都解决不了,唯有先从自己身上改正。
后半句送给好高骛远的人们,理想再远,总要有一个起点、一个地基。那个地基,就是你完整的人格与三观。
8、外不殊俗,内不失正。
仅从表面来看与常人无异;而内心之中,却不违背自己遵从的正义。
我自问还达不到这种境界,常有遵从内心而违背世俗的表现。但我也知道,成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总有一天,能到达修养的终点。
不圆滑、不世故,但也被世人接受和喜欢。
9、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出自林伯渠《祝贺建国十周年》,初读就很有一种热血澎湃的冲动。
人老了,依然要有驯服大海的壮志;青春时刻,更要凭借一股浩气走遍千山万水。
无论老少吧,活在世上就得有点远大的奔头儿,天天活在眼前的苟且里,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
10、书应读通彻,志当存高远。
这一句也是同样。读书要读透彻,立志要立高远。
后半句不需要过多解读,想多说两嘴前半句的道理。我之前一段时间,读书曾经陷入一个困境:只求速度不要质量。
很快很快的读完一本书,合上书本一想,什么都没记住。
就像网上一个段子:“我上了一个速读班,用20分钟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得到的知识是这本书与俄国有关。”
这样的读书没有意义,尤其是我们古代文学、诗歌的爱好者,读的都是古代圣贤书。就一定要静下心、一边思考一边读,每天早上最好还大声朗诵几遍,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真义。
第一部分,是关于岁月流逝、珍惜时光的。
1、日月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2、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白雪盖满山,年岁压倒人
岁月一去不复返,就像歌里唱的“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人生一世,就是短短几十年,拼搏要趁早,不要虚度光阴。
那些逝去的光阴,是等量的金子都换不回来的宝物。
6、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7、日亲日近,日远日疏
8、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后面开始第二部分,主题是家庭、孝顺,这也是华夏小农社会道德文化的核心。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家庭和谐才有社会和谐,才有国家强盛。
“首孝悌,次谨信”,孝顺长辈、善待兄弟,这是做人的本分。
9、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10、儿不嫌母丑,犬不嫌主贫
11、儿行千里母担忧
1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13、家有一老,黄金活宝
14、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15、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
16、久病床前无孝子
17、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18、儿大不由娘 很多家长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19、一根藤上的瓜——苦甜是一家
20、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后面的第三部分,强调乐观、开口笑的重要性。
幸福快乐,说到底是主观状态,应该求之于内而不是求之于外。
内心知足、快乐,哪怕穷困潦倒、身无长物,人生也是幸福的。
21、一喜免三灾
22、芝麻开花节节高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4、皇天不负苦心人
25、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传说中黄河900年澄清一次,母亲河尚有翻身日,人活一辈子哪能没有一次得运的机会呢?
26、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出处】《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所以说,‘贵人无死法’,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27、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8、哪里黄土不埋人
什么地方的土都可以埋葬人。意即这儿不能待,到别处去。
29、多愁添病,多笑减灾
30、树大伤根,气大伤身
31、要饭的借算盘——穷有穷打算
1、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前两天在自媒体群里看到朋友分享经历,头天晚上发了一个自己吃澳洲大龙虾的朋友圈,到明天就招来了一个同事、两个远房的表姐,来借钱的。
由此,才明白了为啥要“不露富”。
也因此,对上面这句话了解才更多一点。
鹦鹉学舌,容易搬弄是非;因此不能多言,言多必失。
小人心计,容易惹是生非;因此谨言慎行,不能留下一丝一毫处理不当的地方。若有,便可能是小人上门的借口。
2、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乍看起来很矛盾,前半句劝人励志,后半句劝人看开。
但矛盾的只是表象。这句话真正想告诉我们,是要以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和生活。
事在人为,要去努力奋斗;不要动不动觉得命由天定,这是在劝人积极。
境由心造,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学着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眼前事,便也不会那么计较一时得失。这也是劝人积极。
3、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最近还听到一个很类似的观点,忘记从哪儿听来的了。说人要做学问,要在社会上立身,屁股底下是要坐着几本滚瓜烂熟的书的。
所谓“坐冷板凳”,就是为了读透那几本赖以安身立命的书。
肚子里有了墨水、有了真才实学之后,再去写文章,输出知识。输出的要求,是文章中不写一句空话,实实在在写。
甘愿坐冷板凳的人,多多少少都对未来有那么点儿情怀。但很多人从冷板凳上站起来,站在了聚光灯前面,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两小句,代表了连贯的两个阶段,用以劝诫修行学问之人。
4、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写出这一句,更多的是为了勉励自己。
如今时代太浮躁,繁杂的信息太多,再平静的人心中也难免会有攀比。
一有攀比之心,就再难平静下来做事了。思来想去,最简单的办法仍然是蔽绝干扰,用一个远大的志向引领自己。
志向在远方,风雨兼程的路上,自然没什么邪念。
消除掉邪念,于是心静,于是可以安静做自己的事业。
慢慢走,走的更远一些。
5、书到心融真有味,事非身历且休言。
书里的内容读到心里,读到和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故事、回忆互相融合,这本书才会让你觉得有意思,有味道。 这是讲读书,现在一部分人读书只求速度不要质量,读的越快越好。
陶渊明是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也别忘了后面两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最终是为了有用于自身,唯有读进去的内容才有用。
后半句算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无论什么场合,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就不要拿出来说,无论是为了吹嘘、分享还是其他。
因为毕竟确定不了真假,你怎么知道朋友不是骗你的呢,你怎么确保真实性呢?
有人闲聊的时候,专爱吹嘘自己的朋友有多厉害,可以引以为戒。
6、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年纪越大,越喜欢与君子交往。平时没什么闲聊的工夫,但彼此交谈,往往有真知灼见的碰撞,有真情实感的交融,决然没有一丝客套。
省心,安逸。不知道比那如糖似蜜的小人好上多少了。
7、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一句强调了两个词儿,一个是“知足”,一个是“无求”。
有点偏向佛教的意思。把红尘里的欲望都磨灭掉,自然为人处世也就没有任何的破绽。
因此可以活得舒心,可以品行高尚。
说是容易,能够真正拒绝红尘欲望之人,又有几个呢?
后面7句,主要供大家欣赏。
8、燕雀安知鸿鹄志,鲲鹏反笑鸴鸠言。
9、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10、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11、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2、冰壶含雪魄,银汉漾清波。
13、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14、珍珠入掌门楣喜,兰蕙吐芳庭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