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洛阳、浙江杭州、河北涿县
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原意为: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
用镜子只能看出自己表面的不足,看历史只能让自己明白各个朝代的成败兴衰,而可以交心的知己,却能直言不讳的向你提出本身的缺憾,只有倾听别人的意见,才能让自己知道的所作所为是否准确,通过朋友的提醒也可以减少自己犯错的几率。
3.D、明代
原文: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所载:“明祖……特用重典驭下,稍有触犯,刀锯随之。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如此朝不保夕的日子,是无法使人格健全的,况且和前代相比,明代知识分子们甚至连选择归隐的权利也没有,如果不想死(比起后来连选择死的权利都没有的人,他们还有一点点自由),就只能浑浑噩噩地活下去。
4.明清两代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明清文化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具体表现包括:①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学著作;②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③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合市民阶层的文学形式成为文学的主流;④随着古典文化进人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⑤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中国文化线与外国文化线接融,第一次是两汉、魏晋、隋唐时印度佛教文化的进入,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便是唐宋明理学;第二次是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的东来。这次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中国人第一次直接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不过,由于耶稣会士政治上的保守性,他们未向中国人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社会学说和文学艺术,所以当时中国士人从耶稣会士那里只了解到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技知识和宗教思想,但这些科技知识,特别是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梅文鼎、王锡阐以及康熙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外来的科技知识。近代科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实证道路和数学语言,徐光启、方以智等人通过接触西洋近代科技知识,重视“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的应用,初步显示了近代科学思维的风貌,这与中古学者思维方式的直观性、模糊性和思辨性相较,已大进了一步。遗憾的是,由于封建政治经济造成的桎梏,“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而到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遂出国门,更全然中断了。经过一个多世纪,直到鸦片战争后,“西学”才重新进入中国。不过,这时已不象明末清初那样,中欧之间进行平等的文化交往,而是在洋枪洋炮和鸦片烟的伴随下,西方文化强行侵入。中国文化史随之转入一个更为复杂错综、动荡不定的时代。
1� 明清之际的杰出思想家
(1) 黄宗羲(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
(2) 顾炎武(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3) 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
2� 科学巨匠和巨著
(1) 三部科学巨著:①《本草纲目》。②《农政全书》。③《天工开物》。
(2) 李时珍、徐光启和宋应星的科学精神。
3� 教育
(1) 科举和学校:①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式。②中央官学国子监,地方设府、州、县学。③清前期的科举和学校,进一步从教育上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2) 书院:①明后期的东林书院。②清代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4� 文学和艺术
(1) 优秀的古典小说。
(2) 繁荣的戏剧。
(3) 绘画。
1洛阳,杭州,北京。
2鉴戒历史,可以得知现在的兴衰;以他人为鉴戒,可以得知自己的得与失。
3 D从明朝开始,皇权高度膨胀。
4前期较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在天文历算方面有王锡阐、梅文鼎、梅彀成、明安图、王贞仪等人的著述,农学与水利学方面有鄂尔泰等人编修的农书《授时通考》、张履祥编《补农书》和水利学著作《陈潢河防述言》,医学方面的进展仍局限在传统中医学的范畴,其中以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较多新意.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着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王锡阐,字寅旭,号晓庵,苏州吴江人,着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几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他精通中西历法,对二者异说,皆能条其原委,究其得失。 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于我国古代历算学的整理和阐发,同时也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和介绍。所着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书籍,共达86种,在中外科学知识的整理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写的《古今历法通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 他的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明安图,是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历算学家。他在乾隆时任钦天监监正。当时从欧洲传进三个有关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子,割圆三法(圆径求周、孤背求正弦、弦背求正矢),但只有公式,没有公式的证明方法。中国学者曾长期苦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况给当时的数学工作者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明安图经过三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四卷,创造了弧背求通弦、通弦求弧背、正矢求弧背等一系列新公式。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我国的新疆地区。这两份地图,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嘉怯邺十五年(1820年)绘制的《重修大清一统志》的清代疆域图,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版图。
我说的简单点,请听好。
1。洛阳还是洛阳,余杭现在是杭州的一个区,涿郡是现在河北省的涿县。
2。此话是唐太宗手下一个叫魏征说的名句。大概意思就是用以前的历史可以明白各个朝代的兴衰,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明白自己的是非功过。可惜很少有皇帝做到这点。
3。D 用排除法。
4。看九级那人给你的答案,他说的比较完整。
2、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3、D、明朝
1.洛阳、杭州、北京
3.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