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洗脑

2024-12-27 11:32: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洗脑,所谓洗脑就是指用外部压力将特殊的思想灌输给他人。洗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排他性、循环论证、利益承诺、咒语化、仪式化、重复性。

英文“brainwash”意指洗脑,由中文洗脑一词翻译而来;沿于上世纪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美国士兵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之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获救之后回到美国仍然支持中国共产党政府,于是美国记者Edward Hunter就用“brainwash”一词来描述此事。

洗脑经常被应用到政治、宗教、商业活动上。洗脑与宣传大体方法相同,均是赞扬、推广某事,不同之处在于,洗脑具有强制持续性、与外隔绝性、批判性等特点。

症状

精神控制的操纵者往往有以下举动。

提出许多希望和暗示,激起被操纵者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使他们自觉按照要求行动;发展一套内部术语,或者赋予一些词语特殊含义。让被操纵者用于交流和思考,以强化个体对所倡导理论的使用,并增加他们与正常社会的隔膜;刚加入组织时。

操纵者往往会给予慷慨的赞美和奖励,使被操纵者感到爱和幸福;但随后个体就感到恐慌,因为操纵者许诺的美好前景由于自己的缺陷总是不能实现,觉得自己愚蠢、堕落,慢慢变得抑郁、焦虑、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受到精神控制的个体往往有以下特征:他们重复操纵者灌输给他们的内容,成为操纵者的留声机和传声筒;说话的语气和韵律会发生变化。变得激动、高亢或庄严、缓慢,同时表情也变得严肃、庄严或紧张,眼神也更明亮、闪光。

到最后,精神控制的牺牲品会变得虚弱、依赖以及形成双重人格,产生认知功能紊乱、核心信念改变以及出现精神病症状。

扩展资料:

历史渊源

柏拉图最早提出,统一理想国内人民的一切文化活动,禁止一切非正统的思想言行是哲学王的责任。柏拉图的法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特点,他在《国家篇》中描述了以正义观和人治观为基础的哲学王统治。

他认为,诗人的作品应呈送政府审核,政府以该作品是否有益于人民的精神健康作为许可出版的标准。按照柏拉图之意,国家必须对神话的讲法作出严格的规定,作为统治根据的神话具有正统教派的特点,只有一种讲法;而其他异教徒和不敬神者,则要予以严厉的处罚,因为他们的存在威胁着城邦的和谐与幸福。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说:“对一切不敬神的人普遍宣告:他们必须放弃他们现有的习惯,赞成敬神的生活。”对犯了渎神罪的人,要进行监禁,对无神论者则也要进行训诫、监禁,必要时必须处以死刑,禁止非法的宗教活动,乃是“一条普遍的法律”。

所以厄奈斯特·巴克说:“《法律篇》的结束就是中世纪时代的开始。”柏拉图主义影响整个中世纪。中世纪基督教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神学相结合,部分地实现了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

中世纪的教宗可视为“哲学王”的一种折射,基督教教会拥有管理意识形态的权力,教会将反对它的宗教组织定为异端,交由宗教裁判所审判。基督教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紧紧抓住了文化和教育,因此中世纪的教育便带有浓厚的宗教性,西欧的学校几乎是清一色的教会学校。

宗教利用文学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巨大投入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安全至上论,指出思想的传播和讨论应受严格管制。马基雅维利学说的核心是如何获取权力,并使人们对统治者百依百顺。

哲学家霍布斯主张社会契约说,认为契约社会的统治者有绝对无限的权力,人民的言论未经许可不得发表。黑格尔进一步发展了国家主义,提出国家有无上的权力,人民的最高任务就是作为国家的一分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