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呢,单单是因为兵力问题吗?

2025-03-28 22:00: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吴三桂这个人应该是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习过的,我们了解最多的便是他引清兵入关。吴三桂虽然建立的政权,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失败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兵力问题,而是多方面原因注定了他的失败。

首先,吴三桂师出无名,即便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是这也抹不掉他原本是名将,后来食清朝俸禄的事实。并且,吴三桂还杀死了永历皇帝,这是他一生的黑点。尤其是在后来,吴三桂抛弃了大明的旗号,自立称为“周王”。

其次,吴三桂的兵力的确不足。虽然在被称为“三藩之乱”,但其实到最后只有吴三桂这一个藩王叛乱,其中一个藩王在叛乱后很快就向清兵投降了。所以,别看最开始的有50万兵力,而清兵只有不到40万,但是最后吴三桂只剩下自己的20万兵力,再加上清兵也善用火炮,所以吴三桂根本无法比拟。

最后一点,吴三桂自己的目标就很不明确。就像我们最开始说的,吴三桂起义时打得旗号就是复兴大明朝,但是后来却废了这一旗号而是自立为周王。在后面兵力强盛时,想要和清兵求和,而在苟延残喘的时候却仓皇称帝。说到底,吴三桂一直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知道作为统帅都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怎么可能让下属团结一心呢,所以吴三桂的失败是注定的结局。

回答2:

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兵力相对于当时的朝廷是不太够,同时对于不太会战略的吴三桂来说这才是致命的。

回答3:

多种因素造成的,吴三桂当时的兵力不足,而且他在战略上也有失误,所以导致他最后的失败。

回答4:

吴三桂带兵治军能力无可厚非,但其最大的弱点就是优柔寡断,给了年轻的康熙以喘息之机。另外清军引入大量火枪、红衣炮等伤杀武器,这在吴三桂眼里被看做是小打小闹,他的盲目自信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回答5:

不仅是因为兵力问题,他指挥作战的风格也有很大不足,没有很好利用自身的优势,所以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