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时长一般都是九十分钟?

2025-02-24 14:37: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时间太长的话,人会疲劳,所以一般安排的就是90分钟 一般电影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时间长了会减少每天放映的场次,在不加票价的情况,对电影商而言当然不划算。 而且电影太长了的话,观众也没有办法忍受,所以一般DVD版的电影都会比在电影院放映的版本要长。



为什么中国电影基本上就是一个半小时的放映时长?为什么国外很多电影就可以2、3个小时是极其平常的?为什么很多外国电影引入中国后也要被剪辑成一个半小时?而且很多的国外导演拍的电影都比较长,还认为2、3个小时的时间还短,还说不够时间把故事讲完。

??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

只是隐约地觉得以前有人说过这句话:这事对谁有利,就是谁干的。当然电影剪辑不是电影院决定得了的,但如果从电影院的角度出了,估计电影院还恨不能希望电影也不要一个半小时,干脆就一个小时好了,如果能半个小时,就更好了。

若1个半小电影,估计可放6场左右,票价60元,若以平均100人每场计,收入60x6x100=36000元,而且由于单价较低,可能平均每场人数还会更高一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电影时长都控制在120分钟以内,像国产电影90分钟就结束了,除了有制片成本、影院排片等商业考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憋尿生理极限也就2个小时,超过这个阈值,观众就该跑厕所了,严重影响观影体验,所以好的电影才有“全程无尿点”的说法。

回答2:

电影时长之所以90分钟,乃是因为观众的注意力恰好只能维持这么点时间,时长短了观众觉得仍有余力不过瘾,时长长了会让人不耐烦、感觉疲惫。

回答3:

也不都是所有的电影时长是90分钟,也有的是120分钟的,是因为电影的胶片卷是可容纳15左右的容量,所以,电影市场一般都是15的倍数。

回答4:

因为影片就是一个多小时,历年来都是这样,而且电影太短的话讲述不了什么剧情,太长的话那就和电视剧一样了。

回答5:

从收益与观影感官双重方面制定的。
时间太长,除非影片真的很有值得观看的价值,否则一般人都有从平淡到兴奋,到持续,最后归于平静。
一鼓作气,再而衰,看电影也是一样,怎样给观众更深刻的记忆,更回味悠长的影片,从观影时常长上就能看出。
另外,影院放映,毕竟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一部时长较长的影片毕竟需要占用影院的其他放映时间。成本的增加与时长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