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会写诗...只有关于她的诗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墙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在昭君故里,民间广为传说:
这是王昭君被选入汉宫前,提笔写的一首回文诗《咏春》
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明月。
明月晓晴春弄柳,晓春弄柳绿啼莺。
这是王嫱在拒贿画师毛延寿后,愤笔所书
后宫姐妹数千人,近侍君王何几人?
希望寄托毛延寿,枉费钱财误青春!
这是昭君甘愿和亲不愿为妃,为表决心而作
拒做明妃兮享乐,捍卫宣帝兮成果。
愿充公主兮和亲,甘为君王兮报国。
至于后面都是后人写昭君的诗文
东汉文学家蔡邕《琴操》记载,昭君嫁到匈奴以后,心思不乐,便作了下面这首《怨旷思惟歌》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羽毛,形容生光。
既得生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
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彷徨。
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南朝时鲍照的《王昭君》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李白的二首《王昭君》形象、深刻地以悲壮的心情哀叹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当那饱含幽怨的琵琶声从古老的雁门飘然而过,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宋元以后的诗人中,也有人认为远嫁不可悲。例如元代诗人虞集,而在他的《题昭君出塞图》诗中,就表现了这种认识。诗曰:
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
如何一段琶琵曲,青草离离永未休。”
这种见解和认识,才是反映了王昭君的思想和精神。
名句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王昭君《怨诗》
全文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但我以为这是后人假托的!
昭君《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昭君不仅是美女,而且是才女;所以昭君应该写的有诗^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