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被中医称之为“隐疹”,它是一种以风团、皮肤瘙痒为主的皮肤病,准确来说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它的病理表现为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数据显示约1/4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
第一个是外在接触源,第二个是个人体质。
先说说这个外在接触源,包括食物、药物、花粉、化工材料,甚至污染的空气。举例来说,接触到螨虫会引起荨麻疹,吃鱼虾蟹能引起荨麻疹,接触抗生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可引起荨麻疹,感染病毒、细菌可引起荨麻疹,气候变冷会引起荨麻疹,接触过度阳光照射会引起荨麻疹,甚至精神紧张、家族遗传都会引起荨麻疹。
个人体质方面,容易过敏、体质较弱者是荨麻疹的好发人群。
1、夜间睡眠时,床被上的螨虫接触皮肤引发。螨虫经常藏在床被、枕头、沙发等地方,夜间睡觉时,如果被子不经常清洗和嗮太阳,则很容易被螨虫叮咬,引起荨麻疹发作。
2、夜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人体激素在清晨分泌最多,而夜间分泌减少,所以夜间人体对过敏介质的抑制作用减弱,所以荨麻疹在夜间加重。
3、夜间人体迷走神经兴奋。夜间人体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抑制,所以人在夜间就会进入睡眠。当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时,会加强平滑肌的收缩,当荨麻疹发作时,患者会明显感到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
荨麻疹如果治疗不彻底,容易转为慢性,迁延不愈。那么平时应该怎么做呢?简单来说,最主要还是远离接触源。
一、首先应该勤嗮被子,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能杀死螨虫。
二、保持室内的通风、透光、除尘,尽量不要让家里积尘,缩小螨虫滋生的环境。
三、洗被子时除菌液不一定能杀死螨虫,最好先用开水浸泡后再清洗,能有效清除螨虫。
四、远离接触源,如容易致敏的海鲜、药物、小动物、化学物品等。
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经常到户外运动,参加有氧运动,只有体质增强了才能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的温度比较高,荨麻疹容易发生,并且在睡觉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下意识去挠痒,所以就越来越严重。
因为荨麻疹患者体内的激素,在白天分泌的比较多,晚上分泌的较少,再加上晚上睡觉盖着被子很暖和,热了之后就会感觉到痒。
1、晨起时激素分泌最多,而夜间相对较少,其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的功能减弱,故荨麻疹常在夜间加重。
2、人在睡眠时往往处于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抑制的状态,迷走神经的兴奋增强,会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气道狭窄而呼气困难,从而会使荨麻疹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