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时的分差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仔细的告诉一下,我不是很明白.在这里先谢谢了
2025-01-04 18:12: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录取线差=大学录取平均分- 录取批次线 (大学录取平均分=录取批次线 + 录取线差)

录取线差等于大学录取平均分减去录取批次分数线(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也就是说该大学录取平均分超过一本多少分,二本多少分,三本多少分。

因为每年高考试卷难度不一样,导致每年的一本分数线、二本分数线、三本分数线都不一样,在各批次录取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各大学录取分数就不一样了,但是基本上来说各大学录取线差基本是变化不大的,至少近几年变化不大,就可以根据录取线差估算各大学录取平均分。

扩展资料:

也有一些院校实行“志愿清”的办法,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即使第二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成绩再高,原则上也不被录取。除非该校预留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名额;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才有条件地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在同一所学校里,又有不同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即考生在不能满足其第一专业要求未被该专业录取时,要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个专业的排序。

参考资料:人民网-“高考志愿填报热线”开通 参考专业“分差”

回答2:

对广大高考考生来说,填报志愿和高考一样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填报志愿科学、合理,就能够被与自己考分相对应的理想高校录取;如果志愿填报不当,即使自己的分数超过录取分数线,也有可能高分低就,甚至落榜。

记者获悉,有关教育专家经过对多所院校历年录取情况的研究后发现,虽然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使用三年“平均分差”可以大致测算出各院校当年的录取分数;同时根据各院校三年或多年的“最低分差”的变化情况分析当年录取分数的趋势并对测算分进行修订,达到更准确的效果。这种使用“最低分差”进行定量分析与使用“平均分差”定量计算相结合预测院校录取分数的方法就是“双分差”法。

双分差法的概念

“最低分差”:是各院校录取最低分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分差,是当年考生被录取的最低分数要求。

“平均分差”:是各院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分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录取成绩高出同批控制线的总水平。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某年在某省录取最低分是582分,录取平均分数是600分,当年该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语言大学当年在该省的录取“最低分差”是52分,“平均分差”是70分。

每一年各个院校在录取当地都有录取最低分与平均分,与同批次省控线相比较就会形成“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所谓“双分差”法就是以各批控制线为基准,以高校在录取当地形成的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为参照分数,定量测算各院校当年的录取分数,同时通过研究多年(最少三年)“最低分差”情况,对各院校当年录取分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定性分析判断,从而锁定目标院校。以预测某重点大学2006年在某省录取分为例:该校近三年在该省的录取“平均分差”平均值为102分,如果预计2006年该省一本控制分数线550分,那么可预测2006年该校的录取分约为652分;再看该校近三年的“最低分差”分别为70、70、74,不难看出,该校近三年在该省的录取分数线比较稳定,略有上升,综合“平均分差”预测结果,我们可以预测该校2006年在该省的录取分在655分左右。

双分差法填志愿

对于考后看分填志愿,考生使用“双分差”法填报高考志愿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定量计算各个院校录取分差。按照本文前面介绍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各个院校三年“平均分差”,然后求出平均数,根据结果进行排序。

第二步,使用几年“最低分差”定性分析预测各院校录取分走势,从而修正“平均分差”。根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和观察,各院校的“分差”线走势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平稳型”的走势。比如2003、2004、2005年北京某大学在某省的录取分差分别为52、50、52,武汉某大学的录取分差分别是26、26、28,就属于“平稳型”走势,对这类平稳走势的院校,我们完全可以使用三年“平均方差”的平均值筛选目标院校;二是“上升型”走势。比如哈尔滨某大学近三年在某省的录取分差分别是48、54、59,华南某大学近三年在某省的录取分差分别是10、29、47,上升趋势明显,对这类院校进行预测时一定要留有余地;三是“下降型”趋势。比如,大连某大学近三年在某省的录取分差分别是52、32、28,山东某大学近年在某省的录取分差分别是57、40、22都属于下降趋势,对于录取分出现下降趋势的院校,我们一定要仔细分析这些院校分数下降的原因,是否因为以前年度录取分较高,考生避高就低。如果是这种情况,其他人也会注意到,那么,报考的人多了,录取分可能就高了;四是“跳跃式”趋势,这是各院校表现最多的一种趋势,如杭州某大学2000、2001、2002、2003、2004这五年在某省的“最低分差”分别是87、105、11、29、81,出现比较大的跳跃,对这类院校录取分的判断和预测是重点也是难点,可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单纯以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计算,该校在该省的录取分应在610分以上,可是我们仔细分析几年的走势发现,该校2000年、2001年走高两年后,于2002年走低一年,2003年2004年又连续两年走高,那么我们判断2005年有可能又要走低,结果正如我们判断,该大学2005年录取分数高出省控线13分。因此,我们在预测各类院校当年的录取分数时,一定要把高校的数据读活、读懂、读出规律来,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录取分的走势,提高录取成功率甚至达到低分高就的效果。

第三步,比较分差,用自己考分超过某批控制线的分差与计算出的各个院校的“分差”相比较,超过的院校就都可考虑填报。判别公式:高考分数-省控制线分≥院校的“分差”。例如,如果自己考分是600分,省重点控制线是550分,那么自己超过重点控制线的分差就是50分,“分差”小于50分的院校就是初步筛选的目标。

祝你成功。。

回答3:

所谓分数级差,通常有三层意思,一是同一批次的不同志愿之间的梯度,二是不同录取批次志愿间的梯度,三是同一所高校各专业间的梯度。
一所学校录取一志愿与二志愿考生时的录取分数差距形成了志愿分数级差。意思是说当你填的第一志愿“落榜”时,只有分数满足所填报第二志愿学校的级差标准时,才有可以被录取。重点院校的志愿分数级差大多在30-50分之间,但也有例外,例如南开大学。
也有一些院校实行“志愿清”的办法,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即使第二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成绩再高,原则上也不被录取。除非该校预留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名额;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才有条件地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在同一所学校里,又有不同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即考生在不能满足其第一专业要求未被该专业录取时,要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个专业的排序。但是这些级差又是不同的,一般是5分3分或2分,因为这是学校内定的,他们想要多少就多少,而且每年都在变化,所以一定要小心!当然现在也有不少学校没有设专业级差,这也是一个优势。
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全理的填报方式——阶梯式。
举个例子:
今年的投档线:北大是675分,北京师范大学是623分,中国传媒大学555分。
那么你的志愿是这样填的:
第一志愿:北大 第二志愿:北师大 第三志愿:传媒大学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校际间理科录取分数红级差——北大>师大52分,师大>传媒大学68分。
若按“级差”要求,从北大落榜的理科第一志愿考生,如果希望在第二志愿被北师大录取,从理论上说,高考分数必须在663分以上才有希望,计算方式:
623(北师大理科录取线)+40(录取二志愿的基础级差分数)=663分
这种阶梯式填报方式是科学的,其合理性就体现在,一旦在选择第一理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失利后,对退而求其次或达到有学可上的“兜底”目的来说,比较稳妥。

总之,填报志愿,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一定要仔细了解具体专业的录取分数和招生章程的具体说明,才不会吃亏。

希望看过我的话之后,你会有一个了解,祝你学业有成!

回答4:

“最低分差”:是各院校录取最低分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差值,因此也叫“线上分差”,是当年考生被录取的最低分数要求。例如,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录取最低分是582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语言大学当年在辽宁省的录取“最低分差”是582-530=52分。

“平均分差”:是各院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分差,因此也叫“线上均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录取成绩高出同批次控制分数线的总水平。例如,北京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是648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的录取“平均分差”是648-530=118分。

回答5:

有志愿极差和专业极差

志愿极差: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第二志愿要降低你的分数再录取
专业极差:第一专业没有录取,第二专业降低你的分数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