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法律思维?

2024-11-27 03:38: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

2、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法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理解法律的方法,包括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和精神等;

二是正确运用法律的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现在,人们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

一是参与立法讨论;

二是依法行使监督权;

三是旁听司法审判。

4、养成守法习惯。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扩展资料

基本规则: 

(1)法律思维必须以权利义务的分析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 

(2)形式合理性优先于实质合理性; 

(3)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 

(4)普遍正义优先于个案正义; 

(5)理由优先于结论; 

(6)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相同案件的结果能相差很大,因为在中国,有个东西叫民意,他对司法的影响太大,但是里面很多人是不懂法律的,其实是在起哄闹事。一句话,民意不代表法律,愤慨不代表正义。 要有一颗公平、正义之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思维

回答2:

1、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

2、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法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理解法律的方法,包括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和精神等;

二是正确运用法律的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现在,人们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

一是参与立法讨论;

二是依法行使监督权;

三是旁听司法审判。

4、养成守法习惯。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扩展资料: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是崇尚法律,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当遇到利益冲突,遇到以情理无法沟通的情况,仍然遵守有效的法律。

二、是证据,法院判决以事实为根据,但这里的事实并非纯粹的客观事实,而是法律事实,即能通过,法定证据证明的客观事实。

三,注重程序,程序在人们的法律行为上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四、是讲究法理,理由必须是公开的,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三个是培养法律思维的意义,个体层面提供认识社会关系的一个视角,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法律加以量化和控制,提供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方法,权利与义务。

社会层面,公民法律思维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法律权威内在信念,尊重信仰,外在行为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权威,立法者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说服力和信任感,轻率决策朝夕令改,会严重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树立法律权威执法者,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说服力和信任感,改善执法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执行法律,体现出对法律的忠诚和捍卫。

建设法制社会需要公民具备法律思维,不是出于畏惧,惩罚是理解法律价值,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而信仰法律评级的法律,土地,不可能结出法治之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思维

回答3:

首先,法律思维有6条基本规则: (1)法律思维必须以权利义务的分析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 (2)形式合理性优先于实质合理性; (3)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 (4)普遍正义优先于个案正义; (5)理由优先于结论; (6)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其次,明白了这6条规则,自己该怎么去做 (1)钻研法律,精通法律。不深入理解法律的人,是不会有法律思维的 (2)头脑冷静,思维理性。太感性的人的法律思维往往是欠缺的。遇事要冷静,分析要仔细,学法律的最忌讳没有了解案件全部情况,没有仔细分析,就信口开河。 (3)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如果你当法官,请记住所有案件的结果只能有一个,也请记住,相同案件的结果也必须一样,在英美法系这叫判例。在中国,相同案件的结果能相差很大,因为在中国,有个东西叫民意,他对司法的影响太大,但是里面很多人是不懂法律的,其实是在起哄闹事。一句话,民意不代表法律,愤慨不代表正义。 (4)要有一颗公平、正义之心。没有这个作为前提,精通法律、思维理性等等的一切,都是空的。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