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等发达国家统计,每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室内空气中的VOCs浓度过高往往会引起以下三种病症:病态建筑综合症(SBS),与建筑有关的疾病(BRI),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
美国环境保护署历时5年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至数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统计,美国每年因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元。我国室内空气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危害惊人:“目前中国每年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已经达到11.1万人,超额急症数达430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7亿美元”。
为此,国际上室内空气领域著名专家如丹麦技术大学的Fanger教授指出: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比室外空气更重要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劣,传统上用某几种污染物的浓度作为控制指标。研究表明,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反映空气品质的真实状况。
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颁布的ASHRAE62.1——2004标准中提出了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 indoor airquality)的定义: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应是室内已知的污染物没有达到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处于该环境中的绝大多数(≥80%)人员没有感到不满意。这个定义的前一句话的意思是用已知污染物的允许浓度指标作客观评价指标;后一句话的意思是用人的感觉作主观评价指标。
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通风无疑是创造合格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手段。但是真正要达到空气品质的标准,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保证必要的通风量在一些认为“高级”的空调场所,通风往往被忽视。例如,集中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不引入新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新风系统经常不开,更有甚者,空调设计者在设计时忽略了新风。
现在已普遍认为,这类缺少新风的建筑将导致居住者易患“病态建筑综合症”。因此,从设计到运行管理,必须充分重视室内空气品质,而保证必要的新风量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合格的必要条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室内空气品质更加注重,室内空气质量是指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即甲醛含量。
对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原因,人们初步认识到人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体味是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并提出通过通风来解决臭气问题。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建筑加强了气密性,减少了新风量。同时,由于有机合成材料和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源大大增加。
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30年,其中医药发展贡献仅为5年,25年的改善是由于卫生和公共卫生设施的发展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饮用水属于健康范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除了营养不良和水质问题外,室内空气质量是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三大杀手。每年由于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导致的呼吸传染病、哮喘等疾病,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22万人,超额急诊430万人。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仅1995年一年,按支付意愿价值计算,中国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6亿美元。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如何提高研究水平,揭示室内污染的产生、传播和治理规律;另一方面,如何避免建筑实施过程中公认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
室内空气品质指的就是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就是甲醛含量的多少。
室内空气品质就是室内空气的清新程度以及安全系数,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