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欧社会35岁以上,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干嘛去了?

2024-12-17 06:08: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继续找工作。就社会就业来说,西欧的就业没那么大压力。35岁后在就业在欧洲大把,中国由于求职人员多,会歧视35岁及以上岁数的求职人员。

35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我国很多企业把35岁作为员工招聘界限,用来拒绝大龄求职者。导致我国35岁以后的求职者,一方面面对失业压力,一方面面对中年危机。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导致的。由于人口太多,企业有的挑选,歧视求职者。

西欧就没有这种情况,由于欧洲老龄化严重,人口出生率不足,社会人口模型是倒金字塔模式,年龄越大人口越多。企业倒是想要年轻人口过来就业,但是没有那么多年轻人够供他们选择。所以他们对于招工是基本忽略年龄的。 实话实说,对于年龄大的求职者歧视是有的,但是他们不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提供他们做选择,你没有资格去歧视他们。故意歧视他们不招人就没有人为他们工作了。 第二个方面。欧美是讲人权的,光明正大的歧视求职者年龄问题,被被歧视人员可以告到企业破产。 

以上是西欧社会大体就业情况,西欧如果35岁以上的人找不到工作。他们会去干什么?这里要提一下他们。

到底好吃懒做还是小偷小摸的呢?他们不愿意重新找工作,所以就以年龄作为推脱,然后吃社会福利。大家都知道啊,欧美是福利型社会,各种社会福利接连不断。就以德国为例子。德国公益性组织跟政府挂钩,公益性组织救助或者帮助一个人,组织就可以从社会各界和政府分别获取一笔资金。政府还会减免一定的税收,德国的公益性组织已经成为社会尾大不掉的难题。据统计,几乎每个德国人都会受到过社会性福利组织的帮助或者上门的推荐。 

这就相当于我们做销售。我们销售是卖出去的东西越多,收到的提成就越多。德国公益性组织是帮助的人越多,从政府拿到的财政补贴的钱也就越多。 社会性组织就会疯狂推销自己的帮助。不管三七二十一,街头碰到一个生活困难的人,马上过去问,你要不要帮助呀?在德国谁没有吃过公益性组织帮助?这样就会培养一大游手好闲的人。 以欧洲的就业情况来说,人口是他们的硬伤,企业不可能不招人的。不工作只能有别的原因,社会太复杂这里也不可能说的面面俱到。 

回答2:

当流浪汉吧,在大部分现代政治文明社会里,有不少政府或者是民间开办的慈善机构。给这些街头流浪者提供晚间的住宿和简单的饮食,有些福利国家,流浪者还可以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险。

回答3:

因为西欧的高福利很多即使是没有工作但是他们也能够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失业金,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很多人就是在社会上闲逛,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