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九品中正制约存在了四百年。
内容:
1、设置中正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2、品第人物
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
扩展资料: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
1、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是由于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腐败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即地主士人亦多侨寓他乡,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因此,非改不可。曹操求贤诸令,重新确立了选举的原则,也就是选举人才的标准,但怎样达到这个标准,就需要具体的办法、制度来保证执行,这个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
2、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由于经过黄巾大起义之后,人士流移,政府选举无法查考乡闾的批评,因此一方面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另一方面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就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于是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品中正制
百度百科-九品官职
1、原来的察举制个人升迁集中上司之手,使得变成贪污受贿的工具,失去了输送人才的能力,被历史淘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为执政者提供人才,九品中正制才应运而生
2、因为印刷术没有普及,书籍十分昂贵,百姓很难学到,知识主要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所以官员主要由世族把持,九品中正制能方便世族把持权利,因为九品的评定就掌握在世族手中
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