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家庭早期教育

2024-12-23 01:36: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0-3岁孩子的成长阶段,主要围绕着孩子个体的成长和生活经验的培养,各种感官的练习,早教是根据孩子本身的需求来学习,而不是根据大人的要求来学习。
这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经验比灌输孩子各类知识重要
0-3岁的孩子:从最初不能控制自己身体→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肢体发展:翻身、爬行、站立、奔跑;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语言发展期:4个月之前用耳朵去跟踪声音,4-6个月孩子用口水来发声;7-12个月孩子可以了解声音和发生的事情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孩子早期对语言最早的认知;1-2岁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都可以理解了;
孩子早期对音乐还是一种声音的探索,慢慢变成音乐的欣赏和音乐的互动,3岁前的孩子主要通过感官来学习的,3-6岁的孩子通过学习乐理知识,通过音乐不同表现形式来学习;
绘画和书写,早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视觉刺激,2-4岁会形成涂鸦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但是涂鸦也是重要的书写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就会涂色块了;
1-2岁阶段的孩子重点不在能说多少话,孩子学习语言首先是对语言的理解,2-3岁才是孩子语言的爆发期;
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我一直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时也会比较盲目,对于孩子早期教育已经注意到在自理、家务、语言方面的发展,其他方面如音乐、美术该如何丰富孩子的早期教育内容?
14个月的孩子处在和家里的人保持一个很好的社交关系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观察大人在家里做了写什么,孩子并希望从家庭环境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家庭生活中拥有话语权和存在感,所以大人做什么事孩子会想要去模仿,大人不要简单认为孩子是来捣乱的,而是家庭中社交影响孩子的日常行为。
妈妈想要做什么孩子也想要参与,如果妈妈说帮我把纸尿片拿来,同时和孩子说:“妈妈,感谢你!”那孩子会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和尊重。
培养孩子做家务,首先培养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存在感,责任感,同时可以把孩子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起来了,以后孩子的人格会变得很独立,会独立思考关心生活,关心家庭中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照顾到整个家庭。
很多教育不是刻意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对孩子美的教育不是给孩子一本绘画书,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净,家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有规则有秩序感,可以养植物或动物,让孩子知道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上这些都是可以根据家里环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一些互动。让孩子在环境中吸收,比父母教的东西还要多。
在日程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很令人深思:家长们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总是会反映孩子上课坐不住,专注力很差,但是其实在孩子入园之前在家玩耍时,他们却很爱干扰孩子、一会问问孩子在玩什么?一会问孩子要不要喝水吃东西?看到孩子安安静静在那,他们总觉得闲不住似的想要和孩子互动一下。中国的孩子经常处于被打扰的状态,家长们却不以为然,反过来又抱怨孩子坐不住,想来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孩子成长的很多细节都是受到家庭环境和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的,尤其是在早期生活习惯培养阶段,孩子本身的定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得影响,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很可能在孩子身上打下烙印。孩子专注力的养成与他个人工作周期内的状态是相关的,孩子自主工作的程度越高、时间越长,表明他的专注力越好。所以,在必要的时候,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个单独的空间,不去打扰他的学习和工作,是有助于孩子形成专注力的。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观察者
家庭早教利用家庭的环境来教育孩子,生活环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里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不同月龄段,会和家庭环境产生互动和关注,作为父母来说主要是关注孩子最近关注点放在哪些上面。
尊重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信任孩子,孩子无论做什么是因为有内在需求,身体发展的需求和兴趣的需求,思想和情感的需求,即使不了解也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充分的去完成他们的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