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上工治未病”是什么意思?源自哪里?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2024-11-25 16:04: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另外在《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枝袭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2、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重在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猛首兄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芹渗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回答2:

现在,所谓的治未病科,已把中医的“治未病”理念引入了歧途!!
这就是现在“上工”者少之又少的原因,不能说这不是祖国医学的悲哀。
中医(郎中)之“上工”者,高超的医技,加上极高的治愈率。
在战国时期,对郎中的等级有两种分法:
一、对通晓医理,医技高明者。称之为“上工”,次之为“中工”,再次之,为“下工旁滚”也。
二、以治愈率来分:十之九,运颤余“上工”;十之七,“中工”;十之六,“下工”也。
注:治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郎中,是“上工”;治愈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郎中,是“中工”;治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的郎中,是“下工”。
“上工”的治未病,是在诊断出某脏腑有病时,知其将要传至另一个脏腑,在治疗已病脏腑的同时,对还未病,但将要被传的脏腑进行预防治疗;通过脏腑对应的五行关系,使已病脏腑得到最快的治疗。
其实,早在1500多年前,由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有人问师傅)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伤当制约)肾,肾气微弱,则水不(上)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五行中:肝为木,肝火上亢,即“木生火,木多火旺。”心为火,火旺则心火气盛;肺为金,火克金,所以肺被伤;“金克木,金弱木强”。脾为土,“木克土,木多土弱”则脾脏将会被伤洞拆;肾为水,土克水,则“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
其实,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不单是简单的生克关系,它是一套完整的纯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如:“水生木,水多木淹”;“金生水,水多金沉”;“火生土,火多土焦”;”土生金,土多金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