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上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可是舆论界却出现了一股失败主义的浊流。他们认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已荡然无存,无可救药。《非攻》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了。先生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在《非攻》中以古讽今,以此说明,弱国面临强国进犯时,必须敢于抵抗。
《非攻》中的主人公墨子是一个躬自操劳的古代知识分子。和儒家相反,他是庶民阶层利益的代表者,主张身体力行,提倡自我牺牲的精神。他的学说以非攻、兼爱、尚侠、好义为主。作品写他衣衫褴褛,胼手胝足,然而却又勇敢,机智,充满着忘我的精神。当楚国筹划进攻宋国,他一面昼夜兼程去劝阻楚王,一面又吩咐管黔敖作好战斗准备:“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小说围绕着墨子的行动直接展开情节:一路上过宋,入楚,以正义折服楚王,凭实学战胜公输般。鲁迅歌颂了这个正面形象,正如他一九三四年在一篇杂感里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墨子正是被当作“中国的脊梁”来描写的,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群众及其代者的赞美和歌颂。直到今天,“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脊梁仍然是老百姓讴歌的对象。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