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大批汉奸卖国投敌。时值中秋,日寇在北平大肆焚书灭绝中国文化,而街头上却摆满了应节的兔儿爷,于是老舍先生明白了日寇“暴敌要的是傀儡呀!”于是,老舍先生将汉奸比作兔儿爷、傀儡,抨击了这些为日寇粉饰太平的没气节、没心肝的“兔儿爷”。
老北京中秋夜有小儿祭拜“兔儿爷”的民俗,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云:“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也正是在清代,兔儿爷从兔神演变成了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每到中秋节,北京街面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兔儿爷”出售。
但是这种小儿祈福的玩具在老舍先生笔下却并不具有这种意味,不仅无可爱可言,反而面目可憎。这是1938年10月,日寇肆虐于中华大地,作为六朝古都的北平也被日寇践踏于铁蹄之下。这一年,中秋又到了,粉脸彩衣、插旗打伞的兔儿爷依旧如往常一样一行行地摆在街头,但是物是人非,管理北平的人已经不是中国人而是日寇了,敌人在北平大肆焚书,“几乎凡不是木板的图书都可以遭到被投入火里的厄运。学校里,人家里,都没有了书”,而街头却摆满了这些漂亮的兔儿爷,而且日寇统治下,物价飞涨,“连韭菜都卖到三吊钱一束,粗粮也卖到一毛多一斤。”谁还有钱去买兔儿爷,摆在街面上给大家热闹热闹眼睛,无非就是“为暴敌粉饰升平啊”。
老舍先生看到这些泥人,有感而发,将兔儿爷比作汉奸:“他们的脸很体面,油光水滑的,只可惜鼻下有个三瓣子嘴,而头上有一对长耳朵……他们多体面,多空虚,多没有心肝呢!他们唯一的好处似乎只在有两个泥膝,跪下很方便……”这些汉奸就如同一群双膝跪地、摇尾乞怜的哈巴狗,虽然外表光鲜亮丽,其实内心空虚、没有心肝,他们就是敌人的一群傀儡,而“暴敌要的是傀儡呀!”
兔儿爷虽然涂彩抹粉,漂亮光鲜,但是最怕遇到淘气的孩子,玩弄几把,“脸上的粉,身上的彩”就会被弄污,一不小心一失手还会被摔碎,落得个粉身碎骨成若干小片片。这些汉奸的下场也将像兔儿爷一样,也不过是些“小土片”,而日本鬼子又是最淘气、最凶狠的孩子,这些汉奸的寿命无论如何也过了“中秋”的。
老舍先生借此文告诫国人,要做有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的人,不要做没气节、没心肝的“兔儿爷”“废物”。表现了其满腔正气与拳拳爱国之心。
“兔”是指“相公”——也就是指娈童之类。专门有那么一拨儿男人,从事这种让人包的行业。按照上中下三教九流,相公就是下九流的行当——比妓女还不如。老北京管妓女叫“鸡”,管男妓叫“兔”。中国古代,男风盛行,尤其自清朝乾隆年间禁止嫖妓后,反倒更加鼓励大家嫖男妓。 那时京剧中反串女性的优伶,常兼作色情生意,称相公或是称兔儿爷。 由此延伸出来的骂人用语是兔崽子(指其后代)和兔羔子(指其配偶)。
老舍先生由北方城市中秋节街头卖的泥做的“兔儿爷”,想到了那些投身日寇的汉奸,他们也跟那些泥做的“兔儿爷”一样,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空虚,只能没有尊严地活着。告诫人们,不要作空心的泥做的、没有人格尊严和民族气节的“兔儿爷”,既要有真本领,又要有浩然正气,否则只能成为“废物”。
为什么称兔儿爷为老北京守护神。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