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任教于一所县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这当中分为差生怕好生,乡下学生怕城里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本人在教授《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的“最美”显然是“朴素”,是“逼人”的“纪念碑式的朴素”,而“朴素”仅仅是不留名、不奢华吗?显然不只如此,作者是在赞颂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平民化人格,即那种永远不愿凌驾于平凡之上的伟大,所以他的坟墓虽然不过是“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却是“人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托尔斯泰也因此得到人们永远的敬仰。由于能够循文发问,深入思考,并且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融会文外高容量资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托尔斯泰人格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多问、善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就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朴素是人的本性吗?”“不追求朴素就不伟大吗?”“朴素在现代社会如何体现?”……
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
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我在上《〈宽容〉序言》一文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到底指什么?“饥饿豺狗”是何寓意?作者为什么将探寻新领域说成是“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的挑战?”为什么“失望”是“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获得“勇气”的前提?是不是每一种创新都必将是对守旧的反叛?律法不能容忍反叛,然而创新却必然要有反叛精神,怎样认识这种矛盾?等等。由于这些问题具有探讨性,因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而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步形成了。这个时候,我顺势做了相应的引导,没有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固化学生的思维,没有使学生的创造本能遭受扼杀。
针对不同的文本,做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质疑问难和不断答疑释难中去体验什么样的问题最具价值,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本领,逐步做到会问,应该说是执教者应尽的职责。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格,开发智力,提高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要抓住如下几个步骤: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问“为什么”、“怎么办”等认知需要时,并具有进行探索这个“为什么”疑难问题的愿望和心理时,他就会集中全部精力,把自己的思维活跃地发动起来。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仔细寻疑,敢于问疑。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我着重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学生略加思索便举手提问:“亲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说再见了亲人?”等。这样,学生就明确思维目标,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二、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指导学生由此及彼,从已知和未知之间寻找相似点,举一反三,知微见著,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库存和知识积累。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既能以旧促新,又能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学有联系,学有所得,会让学生感到旧知识有所用,新知识有所托,求知欲会更强。
三、在表象与本质中探疑。作为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力浅,理解问题简单。所以,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表象与本质中探疑,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增进知识的深度、广度。
五、引导学生解疑,最终释疑。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积极性比初中差,表现为不愿思考,不爱提问,不善答问。大家知道,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完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长期的不能问,逐步演变为不想问,不爱问,不愿问,至而不会问。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是导致学生不能养成问题意识的根源所在。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任教于一所县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这当中分为差生怕好生,乡下学生怕城里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本人在教授《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的“最美”显然是“朴素”,是“逼人”的“纪念碑式的朴素”,而“朴素”仅仅是不留名、不奢华吗?显然不只如此,作者是在赞颂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平民化人格,即那种永远不愿凌驾于平凡之上的伟大,所以他的坟墓虽然不过是“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却是“人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托尔斯泰也因此得到人们永远的敬仰。由于能够循文发问,深入思考,并且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融会文外高容量资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托尔斯泰人格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多问、善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就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朴素是人的本性吗?”“不追求朴素就不伟大吗?”“朴素在现代社会如何体现?”…… 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 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我在上《〈宽容〉序言》一文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到底指什么?“饥饿豺狗”是何寓意?作者为什么将探寻新领域说成是“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的挑战?”为什么“失望”是“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获得“勇气”的前提?是不是每一种创新都必将是对守旧的反叛?律法不能容忍反叛,然而创新却必然要有反叛精神,怎样认识这种矛盾?等等。由于这些问题具有探讨性,因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而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步形成了。这个时候,我顺势做了相应的引导,没有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固化学生的思维,没有使学生的创造本能遭受扼杀。 针对不同的文本,做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质疑问难和不断答疑释难中去体验什么样的问题最具价值,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本领,逐步做到会问,应该说是执教者应尽的职责。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格,开发智力,提高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要抓住如下几个步骤: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问“为什么”、“怎么办”等认知需要时,并具有进行探索这个“为什么”疑难问题的愿望和心理时,他就会集中全部精力,把自己的思维活跃地发动起来。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仔细寻疑,敢于问疑。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我着重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学生略加思索便举手提问:“亲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说再见了亲人?”等。这样,学生就明确思维目标,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二、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指导学生由此及彼,从已知和未知之间寻找相似点,举一反三,知微见著,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库存和知识积累。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既能以旧促新,又能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学有联系,学有所得,会让学生感到旧知识有所用,新知识有所托,求知欲会更强。 三、在表象与本质中探疑。作为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力浅,理解问题简单。所以,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表象与本质中探疑,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增进知识的深度、广度。 五、引导学生解疑,最终释疑。
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现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探究式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初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中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多问
学生有了疑问,还应该使学生把问题问出来,求得答案。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结果使得问题胎死腹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对问题麻木了,不但不努力寻找“是什么”,而且也懒得思考“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问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作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不是什么都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不是都正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自己和材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
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谈。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纠正对学生问题意识理解的误解。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启发示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问问答答中充满了大量的是非问和填空问。不少问题根本不需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好,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思维的效率极低。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去问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设问的能力和态度。
(二)教师要掌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生疑——让学生产生问题
要让学生产生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笛卡尔曾说:“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把一生中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增强学生怀疑意识的措施主要有:
方法生疑。对于同一个事实,有人能够提出问题,有人却不能提出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有方法可言的。关于如何在无疑处产生问题,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集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创造性思维发问技巧“十字口诀”,即“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假”——“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过去、现在、将来)的假设发问。“列”——“列举”的问题,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比”——“比较”的问题,即就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事物比较其异同。“替”——“替代”的问题,即用其他的字词、事物、涵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除”——“除了”的问题,即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念。“可”——“可能”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想”——“想象”的问题:即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组”——“组合”的问题,即提供学生一些资料(字词、事物、图形等),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六”——“六W”的问题,即利用英文中的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作为发问的题目。“类”——“类推”的问题,即将两项事物、观念或人物直接比拟,以产生新观念。
讨论生疑。讨论的过程实质是互相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想和想象在讨论中一旦触发,就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甚至可以形成汹涌的创新思维浪潮,激活学生从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产生一个又一个问题。如头脑风暴法就是讨论生疑的一个重要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导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特点是让参与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在研究性学习中,头脑风暴法效果突出。
相对生疑。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变化了,真理的存在就成了问题。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对普遍性的理论做相对性的认识,从具体的角度进行质疑,以此引发问题。
2、求疑——让学生爱问问题
学生有了疑问,还应该使学生把问题问出来,求得答案。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结果使得问题胎死腹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对问题麻木了,不但不努力寻找“是什么”,而且也懒得思考“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问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作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不是什么都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不是都正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自己和材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3、解释——让学生善问问题
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尽管思维比较活跃,但因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的障碍,或限于思维发展的水平,提问不得要领,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
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高层次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低层次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层次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在思维种类上,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在逻辑方法上,有比较法、统计法、优选法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在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霍金的爆炸理论都源于他们的合理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放时空,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异想天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想”,这句话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幸福。德谟克利特说:“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