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拼车出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求助,这个辩题怎么打呢?谢谢!
2025-01-06 15:11: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复 5# 谢谢提醒,呵呵 不好意思了 之前时间太仓促 我没太写明白我的意思,首先补充一点,我是反方:弊大于利。其次关于辩题,我一直疑惑的是这么一个问题,比如以前打一些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等等这一类型问题的话,很容易找逻辑的,比如说由A证明了B,进而说明了什么等等,但是这个辩题自我感觉不是很深,可能就是“拼车”的概念上会有出入而已,接下来我能想到的就是找具象的例子证明利大于弊,同时将对方所说的利说成是利,除此之外,我想不到一个或者几个很好的逻辑来证明命题,就是深层次讲不太明白。这可能是我接触辩论时间不长,水平有限吧,所以还望多多指教。谢谢了!

回答2:

回复 3#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结合题目说说你的那个深层次,浅层次的问题。我擅自猜一下你所说的深奥难懂的题目是类似于人性善恶论,恶由何处生之类的问题么?我可不觉得拼车这个问题多么“浅显,简单”,如果它简单,基于其减少碳排放有利环保的角度为什么不迅速调整车辆营运和保险的相关法规以迅速适应其出现?如果它简单,为什么在因拼车出现了各种法律纠纷时拼车各方对于如何确定责任争议甚大?在你的回复里我觉得你对于拼车这一现象本身的来由(为什么拼车?如大城市上下班交通压力,限行制度,度假结伴出行的需求等),方式(几个拼车人都有车轮换使用,一人有车一人驾驶,一人有车多人轮换驾驶,分担费用时分担的内容和方式又是好几种)利处(由原有的4辆车上道变为拼车后的一辆车,每辆车平均减少了多少尾气排放?以目前的拼车规模,减少了多少尾气排放和减少了多少高峰期车流?如果相关法规进一步放开,预计会形成多大规模进而减少多少尾气排放和减少多少车流?这些统计目前大部分还都可以查到,分析了么?减少的这些尾气到底效用是怎样的?比如会使空气的洁净程度发生什么改变?减少的尾气如果被植物吸收相当于种植了多少植被?或者这个利处其实非常有限,并不会起到明显的效果)弊处(对车主而言,我国机动车保险是按照营运和非营运分类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认定车主拼车收费的行为是营运行为,那么根据保险合同中都规定的:“非营业性的单位和私有车辆用做营业用途(具体以保险合同为准),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被相关部门认定为非法运营的风险。出现事故时驾驶人不是车主是其它拼车人,费用问题引起纠纷怎么办,某些人以拼车为名实则目的在他人财产又如何?其他国家拼车现象如何?相关法规又如何?因此弊处到底是大而不可避免还是不大并且有办法转化和避免呢?)一些哲学上经久不衰的命题固然需要对于经典著述的钻研,但未钻研过依旧可以用你的朋友,同学,经历的事件,你自己的思绪和故事来分析推理命题,因为一个人活在人世上,所见之人所睹之事哪里没有人性呢?因此它们既是高的,也是随处可见的,把典籍里的东西拿出来不明就里的复述一遍和把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讲述一遍没有高低之分,甚至后者可能更加鲜活有说服力。而如今天你所问的这类辩题,相关的事实若是不知道不懂得可无法说得出来啊,它毫无疑问的同样需要对于事实的洞悉和自己思维上的求索,而这是所有辩题都需要的。

回答3:

回复 3# 嗯,我们慢慢来讨论吧。先从你说了数量说起(说实话,你没有说清啊,到底什么数量比,比什么,其实抛开所有的东西不谈,辩论最重要的莫过于说清自己要说的内容同时听清另一方要说的东西。),我猜一下吧,你可能是想从拼车这一现象越来越多来证利弊么?这没什么不可以,也不是数字浅层次可用,深层次就不可用(又说实话,这个浅层次和深层次我也没有大明白)。其实重要的是数字是一种对事实的统计,关键是这种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一个确实的情况就是多不一定是好的,少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比如,目前假冒产品日渐泛滥,但这一趋势明显不利于大众;某个历史时期多数国家是奴隶制,少数是封建制,并不能说明奴隶制是比封建制更人性化的制度。同样,数字也会很好的表达相关事物的正负作用关系,比如一种药物服下以后,数据表明你体内细菌数减少并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或者产生的有害物质在按量服用的前提下可以由人体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我们因为这个数字来说这种药物对于人体的正效用更大就是很好的支持证据,不是么?

回答4:

赞成拼车的主要观点一在于公相对降低了私家车出行的数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于私减轻了原来乘私家车上班人士的花费,对于有类似于单双号限行的城市也提升了乘车者的效率。不赞成拼车主要观点系实践操作层面上因为无法明确判断有偿但非营利性的特点,车主可能承担非法运营的风险,拼车人也同样存在相关税费和一旦发生事故等意外事件后的责任问题。

回答5:

回复 18# 额,玩游戏马甲来不及换- -,lostman和这个都是小猪的马甲啦- -。个人的感觉,上面说的很多东西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在努力去证明不可实施性。我个人不是否定这种证明的逻辑正确性,只是怀疑能否对此进行有效论证。印象中,美国的拼车出行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有效模式,并没有因为那些原因而造成绝对不可行的问题。倘若拿出现实可行的实例,那么很容易陷入逻辑前提虚假的境地。这也就是我并不是那么热衷于考虑特别具体问题的原因。其二,精力主要放在论证不可行性,从某种程度上等于承认了,其实对方的那种东西是“好东西”,从感觉上说,对方是积极乐观的,我方是消极的。这又是论证中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