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的《浮夸》内在含义是什么?

浮夸的内在含义涵盖了什么?有什么背后的故事么?
2024-11-25 03:30: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浮夸总的就是一种对生活的信心,浮夸的态度是诠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找到最真实自我的一种表达,但是不是放纵自己。

回答2:

很难广清白

回答3:

初听《浮夸》,是为演唱者略带邪气而又夸张的演出所吸引,嘶哑的喉咙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呐喊,紧紧吸住了听者的心。再看歌词,简单通俗,以浅显平实的语词讲述了一个不愿籍籍无名,渴望得到重视的小人物的心里。这样的小人物,不甘心做平凡的无名小辈,却又没有可以让人仰望的资本,自卑的心里作用下,只能以浮夸的言行博取世人的眼光,以求被关注。这样的行为或许让小人物得到了梦寐的聚焦,但浮夸表现的背后更多的却是无奈与心酸。
以夸张的行为获取关注的目光,并不止于所谓的小人物。世人皆有一种渴求被关注心理。探讨这种不甘于被忽视的心理背后,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不满足于人生的短暂寂寥,而想要肯定自我并追求永恒的光辉的心理。换言之,“浮夸”的行为本身便是对这样一种追求存在感与自我本身永恒价值的符号象征。
就《浮夸》本身而言,作者在这里极力渲染了小人物内心的寂寞:处在“人潮内”,却“不受理睬”,想要倾诉的心情“犹豫像樽盖等被揭开”,却“无人来”“嘴巴在养青苔”。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十八岁时,盛大的母校舞会,聚光灯下的人们狂欢高歌,灯光照不见的角落里只有自己“站着如喽啰”,被忽视的痛感深深的烙在了他心中。对这个小人物来说,自我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并拥有自我思维意识,是这个世界中的一部分。但是周围人的“忽视”的行为却剥夺了自我的存在感,使得自我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价值,自我生命失去了目标价值,内在情感迷茫无助,饱受痛苦。在这样的心理情况下,任何一点外在的刺激都有可能对自我的人生抉择产生影响。
小人物在痛苦的心境下,感受到“世间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同时在“情爱中、工作中、受过的忽视太多,自尊已饱经跌堕。小人物也不禁开始发问“很不安怎去优雅?世上还赞颂沉默吗?不够爆炸,怎麽有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存在感的强烈渴求使得小人物创造出自己的人生观:“重视能治肚饿”。在这里,“饿”的不是针对“肚”,而是对心或灵魂,是不被重视或忽视产生的空虚感。空虚感和独创的人生观对自我提出了要求“各位必须看到我”。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自我便开始了“浮夸”的行为模式:“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这种浮夸行为模式并非出自本愿,甚至于自我的深层潜意识是相违背的,对这一点,小人物自身便也清醒的认识到这种行为的“病态”。但是“博人们看看我”的强烈欲求,使其自身放弃了“正常人”的行动思维。这样的现实是可悲的,最终获得瞩目的小人物含泪最后发问“我旧时似未存在吗”,“话我知,现在存在吗” ?
“凝视我,别再只看天花,我非你杯茶,也可尽情地喝吧。别遗忘有人在为你声沙。”这是小人物最后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呐喊。所有一切浮夸的行为仅仅是为了在他人的意识中唤醒对自我存在的认同。通过自我存在被认同的行为,重新寻找和发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并极力探寻追求自我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