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是中文?明摆着欺负我们嘛!”话题由此展开,他们粗门大嗓地讨论了半天。我那晚很困,可他们的声音太大,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好不容易等他们的声音变小,刚有了点睡意。走廊里却又回来一帮夜游族,一上楼就开始大呼小叫:“什么破电影!还奥斯卡大片呢!简直是文化垃圾!”再配之以阅兵式似的脚步声。使我相信整个X理工大学东六舍的全体学生在那一刻都被吵醒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中国人真的喜欢大声喧哗。如果不是阅读了那则新闻,我也许身在其中,一辈子也不会去想什么才是庐山真面目。由之联想到一个字:静。这个字挂在我们的学校、机关、图书馆、医院、银行、火车站、候机大厅、电影院甚至厕所里,只要公共场所,几乎无处不在。这些安安静静挂在那儿的“静”字,本质上也无异于巴黎圣母院的提示牌,同样是一种无声的呐喊:这儿太闹了!不同的是.这些“静”字不是法国人写的,而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由此,我想到了古代的中国人,也一定是喜欢大声喧嚷,不然古代的大堂上为什么都立着肃静牌?寺院里的山墙上也都刷着肃静字样?看来,巴黎圣母院的提示牌只是抄袭了中国人自己的做法而已。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人喧哗依旧。伴随着腰包日鼓,出境旅游者增多,中国人的喧哗声更是进一步传遍了全球,世界对这种喧哗的强烈反应也随之而来:外国人的批评、海外华人的规劝、国内有识之士的反思,每每见诸报端,以至于见怪不怪。 喧哗非君子行为,却有如此大的好处,不免令人怀疑中国人传统素养的脆弱。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但是,中国人的礼仪却有一种致命的弱点:它没有制度的保证和约束。统治者喜欢安静。整个民族就安静起来;统治者喜欢喧哗,整个民族就跟着喧哗,没有形成一种一贯的、稳定的民族素养和民族性格。比如孔子号召人们做君子,要是谁不做,充其量也只能骂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种道德素养依附于国家政权的现象,本身就是十分矛盾的,这使得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出现了严重的双重性,一方面人们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另一方面人们在遇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时。又会本能地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比如当众喧哗,你可能会认为我素质低下,可能会觉得我没有涵养,可在火车站里大喊大叫的人,就能比沉默安静的人有机会抢到座位买到票,你说我干吗不喧哗呢? 改变这样一个小陋习,对中国人来讲,也许不比加入WTO意义小。编辑:吴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