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估计转销年度的所得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所得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定义:
1、定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特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点是暂时性差异,而非永久性差异。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
3、出于易理解和篇幅考虑此处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例理解:当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税法利润(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
(1)资产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情况下:
比如:企业会计利润1500万,招待费的40%为200万(永久性差异,永远不能抵扣),计提存货准备100万(暂时性差异)。
1500+200<1500+200+100
资产负债表日账务处理:
①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
借:所得税费用 (1500+200)*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800*25%
100*25%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故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利润确定与资产计价是会计学中的两大中心内容。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是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的结果。前后两期所有者权益净额相比之差,反映企业的损益。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不断地取得营业收入,为此要设置一些收入费用类账户,定期地总结账簿听记录,将营业收入和相关的成本、费用配合起来,加以比较,确定企业在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活动是盈是亏,这就是“利润确定”过程。资产计价和利润确定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此,确定利润可采用两种方法,即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法。两者的方法不同,但结果应当一致。
例如,企业在2007年至2010年间每年应税收益分别为:-1000、400、200、500,适用税率始终为20%,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现行做法
①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无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
②2010年
借:所得税 2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0
新准则要求采用当期确认法
①2007年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
贷:所得税-补亏减税 200
②2008年
借:所得税 8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80
③2009年
借:所得税 4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0
④2010年
借:所得税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8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0
资产负债表法对照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来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实现利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