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决策过程中面临多项选择,当中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称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语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例如某甲现在有1小时时间,可挑选A、B、C三件同样都需要花费1小时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来做,他若选择了A,就得放弃做B、C二事的机会;若选择了B,就得放弃做A、C两事的机会。
又如在选择了某项社会福利(如创业津贴)后,受到固定资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选择其他福利(如选择国民住宅)的机会──则国民住宅福利即为选择创业津贴福利的“机会成本”。
扩展资料:
机会成本可以是主观,例如甲决定买水果,从他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的排序依次是香蕉、苹果和葡萄,如果他购买了苹果,机会成本便是香蕉而非葡萄;此后,若甲的口味产生转变,例如排序为葡萄、香蕉和苹果,他购买苹果的机会成本便不是香蕉而是葡萄。
机会成本有时可以较客观地衡量,比如用货币。例如一名农民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则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养鸡的机会成本便会是放弃养猪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种选择机会的存在为前提,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
机会成本指当人面临抉择时,他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他所失去的就是他所得到的东西的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以上面的例子作为计算例子:
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A元,养鸡可以获得B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B元,同样的,养鸡的机会成本则为A元。
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假若一个人拥有一所房子,那人选择自住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给他人所能拥得的收入。因为这机会成本并不牵涉实际金钱交易,所以也可称为隐含成本(implicit cost)。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机会成本:有甲乙两方案、选甲就必舍乙,那么乙方案潜在的收益,就是选甲方案的机会成本。如:在A单位工作、一个月能拿2000;在B单位工作、一个月能拿2300。那么选择到A单位干的机会成本就是2300、选择到B单位干的机会成本就是2000。例子无需多举,跟着套就行。再如用现有的钱进白菜能卖200;进鸡蛋能卖270。那么选择进白菜的机会成本就是270;选择进鸡蛋的机会成本就是200。
一片土地,种玉米能使你增加10万元的利润,种小麦能使你增加12万元的利润,那么,你肯定会选择种小麦,所以,那10万元就是你的机会成本,因为你选择了种小麦,使你损失了10万元,而通过12万元的利润补回来了,所以,10万元就是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