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是怎样对付德军的闪电战的?

2025-01-02 07:15: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苏联一开始作战节节败退的原因第一是因为那时苏联刚刚经历了大清洗,那些只会说话唱戏的政治家登上了舞台对一些有能力的将领进行了迫害,第二是国家刚刚处于红色政权建立期间,尚未稳定,也正在发展阶段,对战争的准备不足,在和德国开战之前,苏联就和芬兰干上了,虽然吃掉了芬兰的一些土地,但是从战争的表现来看相当拙劣,这也是希特勒加速入侵苏联的原因之一。实际上,闪击战在相对于大纵深和城市作战的效用就不大了,特别是城市作战,在进攻华沙的时候就凸显出来了,连续的强攻并没拿下华沙,而是长久的轰炸迫使波兰当局为了保住城市几个世纪来的发展成果和多少万平民的性命才投降的,当然纳粹还是食言,在波兰表示投降以后还是把它炸了个底朝天。而在苏联,从一开始的失利到基辅战役,苏联立即停止了大清洗,将一些有用的将领重新启用,同时发动举国上下积极抗击德,将几十万大军从基辅撤下来弃卒保帅,加上严冬的天气和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大范围的纵深,有个很好的例子,希特勒当时组建了三个集团军,分别从北方中部和南方进攻苏联,背后还有一个第六装甲集团军作策应,以及快的速度对苏联的部队实施分割包围再歼灭的方法。正是因为纵深太大,吃到大城市的时候吃不动了,而一路上没有被歼灭掉的苏军仍然可以组织反抗,为了尽快拿下城市,第六装甲集团军在这个范围一会从北跑到南,一会再从南跑到北,军队疲惫不堪。当然苏联也不好过,三大城市被饥饿、死亡的恐惧情绪笼罩着。随着严冬的到来,随着闪电战逐步变成攻坚战,特别是莫斯科,在苏联与日本单方面和谈之后,得已将西伯利亚所驻扎的二十万适应严冬作战的精锐部队拉过来解危。总体来说,闪电战只是一种恐惧的信号,因为欧州的地势相对平坦,交通相对发达,地面部队的机械化优势能完全发挥,在能取得抽空权的优势下,闪电战的效用就会发挥到极致,而如果不能取得绝对的领空权,闪电战也只能发挥一部分效应。单方面依托某种防御也是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法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分的寄托希望在马其诺防线上了,结果被突入阿登森林的德军打了个挫手不及。实际上苏联在初期也是对战争准备和防御不充分,但他很快意识到不能完全的依托每一座城死守,而是应该收缩战线把手指握成拳头,虽然醒悟得有点慢,但总算是醒悟了,如果苏联在广阔土地上的每一座城进行严防死守,那再强大的兵力也必定被分成一小股一小股的,这正合了德国分割包围的胃口。应该说苏联是采用集中力量打防守反击的战略。

回答2:

楼上长篇大论,可惜没中要点,楼主听我道来 闪击战就是利用装甲集群配合炮兵以及俯冲轰炸机组成强大的突击力量,迅速达成战略目的,切割围歼敌人有生力量,最终达到迅速灭亡对手的目的。纵观整个德国初期对东欧和西欧的战争都是这样,而对苏联的战争,我们也可以看出,苏德开战初期,苏联跟其他欧洲国家没什么两样,所以能得出楼上所说什么坚守之类的根本不正确的结论 德军的闪击战在战争进行一段时间后之所以失效,是因为苏联的大战略纵深,其中有楼上一位说的战线拉长,补给困难的原因,但这写并不该算解决了闪击战的原因。苏德开战初期,德军围歼俘虏苏军百万,占领领土150万平方公里,如果换了其他国家,这个国家早就全境被占领,投降了。而对苏联,这些兵力和领土根本伤不了苏联什么元气,这就导致苏德之间的战争不可能迅速结束,一旦德军不能迅速结束战争,那么双方就必定陷入僵持状态,陷入了僵持自然就意味着闪击战失效了

回答3:

苏联是占了天气的便宜,并没有专门制定什么策略,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全陷在苏联的提前到来的冬天了!

回答4:

苏联,曾涌现出了一位被誉为“红色闪击战大师”的名将——瓦杜丁大将。号称德军第一战略家的曼施坦因元帅,都曾屡次败在他的手下。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名将,却在战争胜利前夕不幸死在本国人的枪下,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