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问题你可以借鉴《农业竞争力研究》中提及关于“相对优势”的定义,机会成本最小化。“绝对优势”成本最小化,其实是同一个道理。For instance,某单位米既然可以喂养一头猪预计可以获得1000rmb利润,也就没有人会用这些米去酿酒来获得500rmb。
后两个不属于西方经济学(即主流经济学)范畴,是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称为左派经济学。
2.有的,农业资本家是租赁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人,农场主是其经理人。
3.不存在,价值规律只是总体的趋势,并不能保证保证每笔交易都遵循之。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平均利润理论,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
1.第一个问题是资源是稀缺的 是个经济学假设
2.农业资本家 土地所有者 农场主 同属于资产阶级 农业雇佣工人是无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也是地主阶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是资产阶级了农业资本家是没有地租了别人地雇人种 土地所有者自己有地 也可以自己种也可以租出去 农场主自己的地自己种 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农民 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农民
3.不存在矛盾 这个问题1000字也说不清 你要看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正确的 关键是劳动的二重性导致的 你自己研究吧
1 资源具有空间 时间 以及形态变换上的局限性并且资源只是对于需要的人来说
2 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存在通常所说的农民 农业资本家是资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 农场主在不同的场合中有不同的阶级身份 农业雇佣工人是工人阶级
主要区别就在于他们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同 分别投入资本 土地 以及劳动
3 不矛盾 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长期的平均化的结果
价值规律同理
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从长期来看是正确的
你就看看书上吧。好好理解,应该行的。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