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彼此都是动物园里的动物,被人观赏。我们所有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人生就是个笼子,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着自己。” 但我执意认为电影以孔雀命名是因为姐姐骑着自行车那段,后面降落伞大大的张开的样子,姐姐开心的笑着,两个酒窝挂在嘴边,像极了一只骄傲的孔雀。而这个画面在我脑海里面一直挥洒不,一想起,就会有无数的感动和心酸。 至于李樯表达的这个意思,在《立春》里面的王彩玲与董璇扮演的邻居之间体现得更明显。 “你能把我当朋友,是因为我比你更不幸。我么你好看,么你年轻,又么有家庭。有我这种人在你身边垫底儿,你会安慰的,对哇?不管是谁,他不幸的时候就会跟我同病相怜。我要是比你幸福,你还会跟我说了?”一语道破了这人世间人情的冷淡与残忍。 《孔雀》里的姐姐和《立春》里的王彩玲都是现实的牺牲品,怀抱着梦想,可惜生在一个卑微的地方有着一个卑微的身份。有人说一个胆小谨慎的人不见得不会想入非非,那么一个无法抵抗现实的人不见得就不能拥有一个不现实的梦想。或许生在大城市,有一个好家庭,姐姐和王彩玲的梦想会轻易实现,但是在一些小城市,梦想和尊严被随处践踏,但让人感动的是她们依旧对平庸生活对峙着。 为了能当上伞兵,甘愿花掉自己辛辛苦苦存的所有的零花钱;为了降落伞,甘愿献出自己的身体;为了好工作,甘愿嫁给一个认识不久的人……她总是喜欢在阳台上面仰望着天空,那个抬头的姿势美极了,像是一株盛开的蔷薇,并且是血红色的,强烈生命,强烈地开放。后来一次次失败,但她永远是那只骄傲的孔雀,没有人比得上她在开屏时候的美丽。姐姐虽然对生活有一些妥协,但是她妥协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这样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旋转。卑微的灵魂就不配有一颗高远的心吗,在你不知道的世界里,我的梦想其实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开屏。 在某个瞬间,我觉得自己很王彩玲,但在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像她。我想是像她是因为同样也是悲剧性的收尾,不像她是因为她比我更坚持。身边总有人极其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CQ老觉得自己是歌星和影帝一样,每天都沉溺在自己的戏里戏外,其实能够完全沉浸在自己梦里的人何尝不是拥有一种幸福的能力,虽然最后梦会醒来,但至少能存在一瞬间的幻想。 心地善良,拥有梦想,努力奋斗,真心付出,这些应该都是人的好品质,但这样的人不见得会有好的收场。虽然拉康说容易成功的人不容易快乐,但是对于从未成功的人或许连快乐都没有资格吧。电影有一幕是王彩玲穿着演出的礼服想要跳塔自杀,滑稽的是上天吝啬得让她想死都不能。好吧,生活其实本来就很残酷,但幸好上天都赐予了她们一个坚强的灵魂。 电影里面还有个悲剧性人物,就是胡金泉,如果说王彩玲的生活是悲剧但毕竟最后悲剧色彩逐渐变淡,而胡金泉整个人生都带有一种浓烈的悲剧色彩,直到最后也没淡。王彩玲至少懂得自己是这个命就得担待的道理。他说:“我一直以为,时间长了,这个城市会习惯我。但是我发现,我一直像根鱼刺一样,扎在很多人的嗓子哈儿。我真是个怪物,像六指儿一样。”后来他为了拔掉那颗刺,强迫自己做出那样的事情。王彩玲监狱看他,他说这里的鞋和芭蕾舞鞋一样,还垫脚给她看。突然想起王彩玲对他说:我是不甘平庸,而你是在劫难逃。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甚,但我总觉得要有甚大事发生似的,我心哈儿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儿都过可了,根本甚也么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甚似的。”电影最后片段,王彩玲终于站在大剧院中间,在各种灯光聚焦当中,当了一次孔雀。我知道那是导演的愿景,也是我们的愿景,但是始终相信在另一个时空的王彩玲就是那样光彩夺目。 电影要表达的很多,设计每个画面和台词都很耐人琢磨。两部电影表达的寓意一脉相承,或许是因为一个编剧的原因,挥之不的悲剧气息,但同时也是挥之不的现实气息。与其说是电影残酷,导演残酷,编剧残酷,还不如说是现实残酷。
禽兽女孩偷吃蚂蚱,只为有钱上贵族学校,奇幻台剧之《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