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对颜回评价最高?

2025-01-04 11:56:4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译文: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译文:颜回,贤德呀),“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译文:颜回可以三个月的时间不犯任何违反“仁”的行为)。

2、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译文: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3、颜回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扩展资料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鲁国国君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之后再没有发现好学的人了。”

自汉代起,颜回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回

回答2:

众所周知,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逢人便夸颜回好学,有德行,颜回的所思所想,孔子几乎无一不表示赞赏的。短短一万多字的《论语》中,记载孔子夸赞颜回的,就有十几处之多。 鲁哀公问孔子哪个弟 子最好学,孔子告诉他,颜回最好学,自从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好学的弟子了(《雍也》)。回答季康子同样问题时,也有类似的回答(《先进》)。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说自己不敢跟颜回相比,颜回闻一知十,自己只是闻一知二。孔子听后,表示认同子贡所说(《公冶长》)。 孔子搞过门下弟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三个排行榜,颜回名列德行榜榜首(《先进》)。 根据孔子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信息,我将其概括为如下七点: 第一,喜欢并善于学习。孔子认为,弟子中,颜回是最喜欢学习的。他曾说,自己只看见颜回在不断进步,从未看见他停步不前;弟子中,听自己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子罕》)。他同意子贡对颜回学习上能“闻一知十”的评价(《公冶长》)。 第二,处事理性有原则。自己做错事,或者心情不好,他不会迁怒于人(《雍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得到任用时,能好好干,没得到任用时,也可以过隐居生活。孔子认为,这一点,只有自己和颜回做得到(《述而》)。 第三,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样的错误,他不会犯第二次(《雍也》)。 第四,追求道德完善,精神充实,不注重物质享受。孔子评价颜回,说他的心可以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别的学生,只是短时期内偶尔想起仁德(《雍也》);他可以过贫寒生活而感到快乐,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第五,能够对孔子有所启发。孔子曾说,跟颜回说一整天的话,他也不会有半句不同意见,好像很愚笨。但是,回头想一想,又发现颜回的话对自己还是有所启发的,颜回其实并不愚笨(《为政》)。 第六,十分尊敬老师,遵循老师教诲。孔子说,颜回对他讲的话,没有不喜欢的,还说他对自己就像对待父亲一样(《先进》)。颜回请教仁的含义,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颜回问具体要求,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表示,自己要努力奉行老师的说法(《颜渊》)。 第七,有幽默感。孔子在匡国被围困,颜回最后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老师还活着,颜回怎敢先死?”(《先进》) 但是,《论语》和《史记》中的两段文字,不禁使人想到这样一点:孔门弟子中,颜回是最善于拍孔子马屁的一位。 《论语·子罕》记载,颜回这样赞叹他的孔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吾欲从之,末由也已。”颜回话里,孔子是泰山北斗,是世间最博学、最有耐心、最循循善诱、无所不在、须臾不可离开的伟大导师。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被围困在旷野之中,粮尽人病,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孔子本人,还在那里继续讲课、弹琴、唱歌。但是,子路、子贡等弟子却都非常不满,纷纷跑去质问孔子,他的学说是否错了。换言之,他们对孔子那一套儒家理论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这个时候,只有颜回一个人,依然表示,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在回答孔子“我的学说错了吗”“我们为什么被困在旷野中”两个问题时,颜回是这样说的:“您的学说太伟大了,所以天下没有容纳得下的。尽管如此,您还是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学说,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呢?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学说不够完善,是我们的耻辱。学说已经完善而得不到采用,那是君主们的耻辱。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这一番宽心话,说得孔子烦恼顿消,心花怒放,一反常态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得太好了,老颜家的儿子!倘若你是富豪,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颜回不但没能成为富豪,因为家境贫寒,营养不良,他才三十来岁就夭折了。他父亲颜路给他料理后事时,连棺椁都置办不起。 孔门弟子中,有的是将相、栋梁之才。例如,子贡、子路、宰我、冉有等人,都是出将入相之才。但是,孔子却如此对颜回情有独钟,赞不绝口。我认为,这反映了孔子办学理念和人才衡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太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忽视了学以致用的教育;太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忽视了工作能力的培养。有一次,孔子大发感慨说,颜回的学问道德都很好,可是常常穷得揭不开锅;子贡不安本分,但囤积投机,往往能够成功(《先进》)。如果说子贡是积极进取善于创新的人,那么,颜回则是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有一天,颜回、子路呆在孔子身边,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子路说自己愿意把车马衣服跟朋友们分享,坏了也不觉得遗憾。颜回说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很显然,颜回有独善其身的倾向。 说一句老实不客气的话,《论语》中之所以有那么多赞美颜回的话,我认为跟颜回早死不无关系。这说明,圣人之门,也不能免“诬生谀死”之俗;嫉妒之心,圣人师徒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