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邵开江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症状。一般人认为,劳累过度时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需氧量增多而供血不足,致使冠心病人发生心绞痛。实际生活中却常常看到,有些冠心病人的心绞痛却是在与人激烈吵架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而十分愤怒的情况下发生的。对此,不少人感到不好理解,说:“又没累着心脏,怎么也会心绞痛呢?”在门诊或病房里,也常遇到不少冠心病患者问起:“为什么我一生气就会犯病呢?”这主要是他们对“心肌缺血”的问题还没理解清楚。 引起心肌需血需氧增多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体力负担,如搬运重物、快步走跑、登山、上楼等等;另一类就是各种较强烈的情绪激动,包括祖国医学经典上所提到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各种心理因素。人们对心理因素所致心肌缺血认识不够,其实,心理负荷对心肌供血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体力负荷小。 愤怒这种情绪激动属于强烈的高级神经活动,对植物神经系统是一种不良刺激。它对心脏的影响,一方面是因激动使心肌耗氧增多,另一方面可因交感神经兴奋而激发持续性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供血明显减少。此外,因情绪激动引起的心肌缺血,还常常伴有心率增快、血压急剧上升、心肌需血增多而冠状动脉又有痉挛的趋势。所以,情绪影响致心肌缺血和心绞痛是很值得重视的。 不过,同样程度的精神刺激,对不同人的情绪的影响却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别。有的人遇乱不惊,比较沉着冷静,情绪波动不大;有的人则非常激动,怒不可遏。由于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心肌缺血的程度也不一样,前者缺血的程度可能很轻,就可能不发生心绞痛,后者缺血程度较重,就可能突发心绞痛,甚至发展为心肌梗塞。 当然,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总免不了受到各种外来社会因素的不良刺激,而有许多事憋在心里也许更不好。但是在懂得了上述道理,尤其是了解心理刺激对心脏的危害性后,就应该主动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从性格上学会豁达大度、幽默、宽容,遇事泰然处之,一笑了之,如果自己化解不开,可以找信得过的人去倾诉宣泄一番。但情绪要平静,要能听得进别人的开导和劝解。另外,适时服用一点镇静药,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