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在其《侯宝林谈相声》中将包袱儿构成的艺术手段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用直接的方法构成包袱儿,或直接将内容加以强调(重复,机辩);或将内容加以夸大(夸张);或以揭露的方式将内容予以否定(否定,矛盾)。
另一类是用间接的方法构成包袱儿,或有意先将内容加以歪曲(曲解,双关,错觉,误会);或借媒介将内容加以陪衬(映衬、对照、假托、道反、譬喻、假借)。
扩展资料:
艺术手段:
演员向观众递送笑料。为相声的主要艺术手段,评书、双簧、数来宝、山东快书、快板书等曲种也经常使用。通常于刻画人物、评析世态时,冷嘲热讽以制造喜剧情境,借此调剂演出气氛,提升观众的欣赏兴致。
演员们普遍认为,“包袱儿”能否抖响,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很重要,艺谚中素有“铺平垫稳”之说,即指明只有悉心揣摩观众的心理状况,适时适地耐心巧妙地用语言一层层系好“包袱儿”,才能取得蓦然抖开、满堂皆响的效果。
北京曲艺界对此有着“时衣古画当令的笑”的说法。对此,许多曲艺家强调指出,抖“包袱儿”,送笑料,既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又要把握好分寸,谑而不虐者方为上乘。
组成“包袱”的十种手法 在相声中安排“包袱”,要善于借鉴传统技巧,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需要。组成“包袱”的手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重复、否定、反常、错觉、双关、夸张、打岔、曲解、谐音、争辩等十种。 (1)重复法
把矛盾的假象重复三遍,第四遍时巧妙地加以突变,揭示事物的真象。例如《友谊颂》:
甲:外国能听懂相声吗?
乙:听不懂没关系,有翻译呀!(为制造假象铺垫)
甲:噢!一个演员旁边站一个翻译,说一句,翻一句?
乙:那多好哇! (继续铺垫)
甲:现在我们开始说段相声。
乙:威诺比根,柯劳斯套克。(第一遍)
甲:相声是中国的民间艺术。
乙:柯劳斯套克,耶包克阿特齐洽纳。(第二遍)
甲:相声这形式,形式活泼,战斗性强。
乙:伊太斯来夫,力安密勒腾特。(第三遍)
甲:这个形式是绱鞋不使锥子——真(针)好!狗撵鸭子——呱呱叫。
乙:这……
甲:翻哪!
乙:我翻不过来了,俏皮话怎么翻哪?!(第四遍抖“包袱”)
这种手法演员称它“三番四抖”。 (2)否定法
表里不一的人,说一套,做一套,经常自我否定,不能自圆其说。例如《买佛龛》:
乙:年轻人说什么?
甲:“大娘,上街了,买佛龛了啊!”这不是句好话吗?
乙:啊!
甲:老太太不愿意听啦!“年轻人说话没规矩。这是佛龛,能说买吗?得说请!”
乙:请。
甲:“大娘,我不懂,您那个多少钱请的?”嗐,就他妈这么个玩艺儿,四块!”
乙:怎么……
甲:一心疼钱骂上啦! (3)反常法
把违反常规的事物,按照符合常规来讲。例如《爱优点》:
甲:两个人谈恋爱都是爱对方的优点。
乙:那是啊!
甲:男方向女方征求意见都这么说:“小张,我们俩接触这么长时间了,你谈谈还有什么意见吗?”
乙:征求意见。女方怎么说?
甲:“我没什么意见了,我很喜欢你,我感觉你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你品行端正,办事认真,尤其喜欢你的是你肯帮助人,能做到舍己救人,大公无私。”
乙:这多好哇!
甲:有专爱对方缺点的吗?
乙:没听说过。
甲:男方征求意见:“小张,你究竟爱我哪点呢?”
乙:小张说什么?
甲:“爱你那点儿?第一,我爱你会说谎话,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你一句真的没有!”
乙:嚯!
甲:“第二,我爱你胆子大,谁的钱你都敢偷。”
乙:瞎!
甲:“尤其最爱你的是你不讲卫生,三个月不洗一回脚。”
乙:没听说过。 (4)错觉法
由于错觉而造成误认为正确的假象。例如《女队长》:
甲:我领着记者出了村,老远就看见戴红边草帽的了。
乙:那就是你爱人。
甲:我赶紧跑过去:“桂英!记者找你说说,桂……大
爷!”
乙:为什么叫大爷?
甲:留着两撇胡子哪! (5)双关法
一语双关,产生误解。例如《老站长》:
乙:你家住哪?
甲:河北上海。
乙:河北上海?
甲:啊!河北省上游公社海子大队。河北上海。
乙:这谁听得懂啊! (6)夸张法
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予以夸张分析。例如《哭笑论》:
甲:常言说笑一笑少一少。
乙:不,应该是笑一笑十年少。
甲:一笑就年轻十岁,那谁还敢听相声。
乙:怎么不敢听啊?
甲:你今年多大岁数?
乙:四十。
甲:笑一回剩三十,笑两回剩二十,笑三回剩十岁,说什么也不敢再笑了。
乙:怎么?
甲:再一笑没啦!来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走时候抱走啦!剧场改托儿所啦!(“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