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不同形式的家长会

2025-01-08 12:14: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家与庭教育的结合。要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关键在于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的统一战线。家长会就是进行沟通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重要的交流、沟通、切磋、协作的机会。 一般家长会习惯在考试后召开,经常只是单纯地向家长汇报学生成绩,提一些学习上和管理上的要求,班主任说完任课老师说,讲话结束,家长会也就划上了句号。家长会要么一成不变,要么流于形式,很少有交流与沟通。会后即使有个别的交流,也往往浮光掠影,缺乏实效。 社会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家长会到底怎样开,到底采取怎样的模式,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不论具体模式是怎样,但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老师、家长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一、明确家长会的目的 家长会是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的窗口;是进一步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关系的平台;是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纽带。我们首先必须明确这个目的,围绕这一目的,设计安排我们的家长会。 1、全面、立体的了解学生。 通过与学生交流、家访等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而家长会则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由于学校、班集体的外在制约,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更多的是集体性的一面,还有更深层次的一面,他可能隐藏或只表现在家庭和亲友面前,通过家长会,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 家庭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环境。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氛围(如家庭和睦与否等),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子女的观念、方式方法,都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形成。通过家长会了解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心理形成的背景,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这些情况,也可以在谈话中获知。教师掌握这些情况,可以为制订具体的教育措施提供详细的依据,使教育工作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相互交流学生表现情况。 作为家长,也很想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因此,相互交流学生情况是家长会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在反映学生情况时,首先要对学生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以及各科学习状况要有全面的了解,要能比较准确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脾气、爱好等。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认真选择内容,要充分考虑到某些内容反馈给家长后可能产生的一些副作用,要尽量指出学生的优势、长处,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是真的了解,真的关心,而非因为工作泛泛而谈,或是一味告状。在这样的谈话基础上,集中扼要地提出教师需要反映的情况或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就容易信服,并能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中面临的困惑、问题,共同协作,以解决问题。3、构筑平等协作交流的平台。 召开家长会要转变传统的“老师汇报家长听”的固有观念。要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家长和学生,让他们成为家长会的主角,让家长们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转变对孩子关注的角度,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与困惑,有机会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参与评价班级的教育工作。把家长会真正建成一个学生和家长、学校和家庭沟通交流协作的平台。二、 家长会形式的多元化 围绕家长会的目的,家长会的召开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要打破以往定时定期的惯例,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家长会召开的时间、形式。关键是要注重家长会的实效性,不能让家长会流于形式。 家长会的多元化表达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交流式:在班主任的组织安排下,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交流经验。如请几位在家庭教育、个性培养、学习指导等方面颇有成效的家长介绍心得、体会、经验,与其他家长共同交流。在班主任的整理总结下形成共识。 对话讨论式:班主任创造情境,创造机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场合,就一个或几个普遍的或突出的问题进行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平等诚挚的氛围中,以取得相互的理解或达成一定的共识,最终一起解决问题。 展示式:学生以作业、作品、现场表演、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汇报自己的收获和进步,让家长在班级、学校的背景中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从而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开展这些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展示学习中相互促进。 专家报告式:就现阶段一些具体的又带有共性的困惑、问题,请相关的教育教学专家或心理学专家做报告或现场答疑,建立家长学校,家长沙龙,举行定期的家长培训,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合理有效的家教方法和技巧,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共同进步。 联谊式:选择特定的假日、传统的节日或集体生日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让教师、家长、学生相聚一堂,举行各种欢快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个别恳谈式:针对特定的、有共同性的个别学生,邀请相关的家长参加,个别恳谈。就某些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协商,统一认识,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如学生干部家长会(指导学生学习与集体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学习困难学生家长会(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里素质),进步显著学生家长会(鼓舞干劲,指导学习方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纪律较差的学生家长会(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里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 日常接待式: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每周的某个固定的时间段作为家长接待时间,加强与家长的日常联系,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也为工作繁忙的家长提供方便,让家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现阶段孩子的情况。 三、家长会后的反馈、答复和调整 家长会开完后,班主任还要注意家长会的反馈意见,收集家长的建议,对家长不明白、不理解的一些学校措施要进行必要的解释,以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家长提出的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足,要及时进行调整改进,以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化与完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学校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而家长会就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座金色桥梁,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如何更有效地体现出家长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科学有效的家长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