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属于江南。
江南,是指地理区域,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时期,江南属汉地九州,被中原称为"吴越" 。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乡、繁荣发达等著称。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代表城市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扩展资料
“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狭义江南多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等地区,浙江的湖州、杭州、绍兴、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区,以及上海共同组成的长三角部分地区。
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明清时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苏和安徽合称)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区。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江北”、“中原”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上海三省一市长江以南地区。与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贵州省的部分。福建北部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
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该区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庐山赣江与鄱阳湖、衡山湘江与洞庭湖,这三处山江湖流域分别是吴越文化、赣鄱文化、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大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但其划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如明清时期的江南路。而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宋代的两浙路、唐代的江南东道,则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曲白居易的《忆江南》,如诗如画,宛若梦境。江南到底在哪里?近来,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所引发的江南地理话题大讨论,在网络里引得无数争议与评论。其中,尤以“南京到底是不是江南?”所带来的话题更为争议。南京,到底算不算江南?作为南京人,对此的回答当然是无疑的。南京当然是江南,并且,南京在江南文化中的地位是无可争议、无可取代的。江南究竟指什么,至少是个文化地理概念,毕竟文化的东西才是植根于人们内心的。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南京永远是属于江南的,这一点历朝历代描写南京的古诗词都可以为证。南齐著名诗人谢眺的入朝曲中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句,句中的“江南”就是指“金陵”,也就是南京。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描写南京典型的江南景色。南唐韩熙载《感怀诗二首》之一:“我本江北人,去做江南客,还至江北时,举目无相识。清风吹我寒,明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诗中的江南也就是金陵(南京)。宋张耒《怀金陵》: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诗中的江南第一洲,也是指南京。文天祥《金陵驿》中也有“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诗中的“江南”即指金陵(南京)。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其中出现江南一词,建康也是指南京。清代纳兰性德《梦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词中的“江南”就是指“金陵”。为什么到今天会有人质疑南京的江南属性呢?这和南京历史上一次次大起大落是分不开的。第一次就是永嘉南渡(西晋末年)。当时在南京甚至发生了该说吴语还是中原官话的争论,最终吴语受到打压。到了北宋,南京再次成为纯粹的江南城市。但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王朝后,将南京城内和江南地区的土著家族外迁,大量江淮家族涌入。南京江南文化特色再次受到江淮文化的削弱。而徽皖文化的特色加强了。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蒋介石都是南方人,尤其是以蒋介石为首的江浙势力在南京相当兴盛,南京城的江南文化氛围很浓。民国以来的江南特色是保留着的。所以无论是远古还是近现代,只要不做首都,南京都是一个江南城市。今天,南京的建筑、饮食习惯、艺术氛围、甚至学人治学风格都有着江南风度。南京的任何一样东西拿到济南、拿到郑州、甚至拿到合肥,你都会一眼看出这是江南。事实上,中国很少有城市像南京这样充满着悲情,一次次崛起一次次又被抹平。这种独特的经历让南京的性格中充满了低调和不张扬。这也许就是很多人对南京是不是江南充满疑惑的原因吧。作为南京本土的著名作家,先锋派代表作家叶兆言被公认为也是最适合的秦淮文化的代言人,他的笔下有着浓厚的南京情结。叶兆言表示,南京当然是江南。真正的江南很简单,按照唐宋时候的划分,长江以南分有东西路,即江南东、江南西,江南西路就是今天的皖南和江西,在习惯上早已经不被人称为江南了。剩下的长江以南(东路)地区,也就是过去所说的江东,才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江南。毫无疑问南京应该属于这个范围。不过现在大多数人提到的江南,还有更小的概念,从理论上即为吴越方言区,从经济上说是泛太湖地区。问一个上海人,或者问一个苏州人,他们都会这么理解,在这个观点基础上,上海人认为南京不属于江南,很常见。其实过去南京地区说话的方言,应该和苏南一样的,都属于吴方言,但是后来却翘着舌头学习北方官话,这是因为历史上,吴方言被视为夷蛮语言,北方的文化才是正统和先进的。但发展到后来,北方的经济却要远远落后于吴语地区。这是历史始料不及的。对南京人,是不是江南其实并没有太大所谓,南京按照现在的区划是江苏省会所在地,但传统意义上,江苏省会并不是南京而是苏州。从清代设立两江总督应该能看出来,南京的辖区更大,包括两江(江苏、安徽以及江西地区),如果再说大一些,南京在传统上就是中国文化副中心,是整个南方的首善之地。吴语地区的苏南只是一个小概念。江南的评判标准有很多,主要是看由谁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江南。比如在唐诗中,南京一定是江南最重要的地区。这一点是公认的、无法抹煞的。南京在整个江南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无法撼动。《中国国家地理》(CNG)执行总编单之蔷同样表示,南京显然和江南是不可分割的,但却是一个屡屡受北方影响尤其是政治上的影响十分深远的城市,江南的特征还不算特别明显。但是江南某些特质,比如说纸醉金迷、比如说偏安一隅、比如说经济繁华、文学优美方面,南京却又十分突出,这不能不让各路专家有所争论。不过对于“江南”这个概念,单之蔷自己也有不同于专家的理解,他认为,“江南”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文化心理的名词,是传统中国最美好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来说,高楼耸立的上海、还有日益现代化的苏州、杭州、或者南京,能否算江南都要打一个问号。单之蔷坦言: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江南。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江南。作为南京人,深爱并支持自己所在的南京!所在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