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菊与刀》一书的读后感

这是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一本写日本的书。
2024-12-23 01:08: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菊与刀》读后感

虽然日本是我国的邻邦,历史上也与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我对日本的民族文化一直知之甚少,日本人的形象在我的印象中还是很模糊,甚至还带有神秘感。于是,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日本人,了解日本文化,我选择了《菊与刀》这本书进行阅读。
“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物价文化的象征,作者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说日本人彬彬有礼时,总想加上“但是,他们又很蛮横高傲”;我们说日本人冥顽不化时,总爱附带一句“但是,他们又能适应激烈的革新”;我们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又爱指责他们不轻易服从上级的控制……菊花与刀,两者构成了同一幅画。
日本在遭受战争的重挫后,能够迅速重整旗鼓,实现伟大复兴,我个人认为这离不开日本文化的支持与促进。因此,我希望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发掘日本精神的闪光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指导自己走好日后的人生之路。

(一)追求完美的精神

“是的,物质是必要的,但物质不可能千年不变,只有精神才能代表一切!”日本报纸上经常都会出现这样的论调,“完美的精神可以千年不灭。”日本人深信,通过特殊的修炼,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个人十分认同精神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像阿Q那样滥用“精神胜利法”,那种自欺欺人,自甘堕落的做法,与我们所提倡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就个人而言,追求完美的精神,首先,得树立一个远大而高尚的理想,这个理想会作为你的人生总纲,为你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源源不断,绵绵不绝。其次,得坚持正确的信念和原则。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一套人生准则,而且这套准则必须是出于理性、正确无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原则的人,才能善辨黑白、爱憎分明,才能洁身自好、造福他人。最后,必须培养良好的习惯。毋庸置疑,习惯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好习惯可以推动你永无止息地攀登人生高峰,坏习惯则会把你拉向无止境的黑暗深渊。也就是说,为了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得在理想、原则和习惯三方面下功夫,且不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凡事做好准备

日本人认为,对一切变故只要有思想准备,安全和时期就能保全,就不存在什么变故。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市被炸平,塞班岛溃败,菲律宾失守——政府对日本百姓所作的解释总是:这些早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他们对事情作了充分而全面的估计,并针对不同后果制定了应对措施。他们深信“有备无患”的道理,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我们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才不至于自断后路,才不至于被失败和变故吞噬自己的信念和激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做好准备,我们才能在人生大道上走得更加从容、潇洒。

(三)学会自我克制

一个自重的日本人必须学会坚忍和自我克制,因为这是他们“份内的情义”的一部分。妇女分娩时不应大声喊叫,男人对于痛苦和危险必须处之泰然。当洪水冲到日本的村庄时,每个持重的日本人必须带好必需品,爬上高地,不能乱喊乱跑,张惶失措。秋分前后台风暴雨袭来时,也能看到日本人同样的自我克制。日本人自我克制的精神应当在我们国家得到大力倡导,尤其是那些任性纵欲的人,对于他们而言,自我克制,刻不容缓!因为,在当今这个高速运转、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要稍微放松自己就有可能身陷欲海、沉沦不定。只有时刻克制自己,才不至于被欲望和诱惑冲昏头脑。此外,除了做到自我克制、严于律己,我们还应该宽以待人,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以豁达之心处理世事。
日本人身上还有许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其实,要实现自我完善并非不可能,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就能不断地改善自身素质,提升自身价值。即便不能尽善尽美,至少也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希望你我都能成为这样的“有心人”!

回答2:

“菊与刀”读后感

说“菊与刀”的读后感前先讲两个日本女孩的事。
我们认识一个叫美智子的日本大坂女孩,皮肤细白,面孔秀丽,笑起来非常美,那宠辱不惊的沉静表情,标示她很有一番人生经历。 我们请她去家里吃饭,聊天中她说了一些自己的事。她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爱上一位普通的马来西亚同学,毕业后两人都在日本找了工作,准备不久后结婚。没想到他得了严重的肝病,决定回国治病、养病。她毫不犹豫地辞了工作,跟他结了婚,一起去了他的祖国。两年后,他死在她怀里。她没走,陪伴公公婆婆,过得相当穷困。公公婆婆虽然视她为亲女儿,却也不忍心看她这样,总劝她回日本,再嫁个人。三年以后,她终于同意回去,但并未马上嫁人,却每年都去看他们二老,陪他们住几天,做些家务事,她说准备一直这样到他们百年。跟我们说这些话时她微笑着,平平淡淡的,好象说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
去埃及旅游的第一天,在旅馆登记时,一个服务人员跑来向我们寻求帮助,说有个来住店的女孩子不会英文,是不是你们国家的人,帮忙翻译一下。我们过去一问,其实是日本人,长得丑丑的,晒得黑黑的,一身暗淡的布衣,背着个巨大的包,风尘仆仆的样子,把穿着绣花衬衫,戴着大遮阳帽,显得娇里娇气的我比得特羞愧。她真是一句英文都不会,我们跟她用汉字笔谈,帮了她忙之外还大概明白了:她是个日本的普通低级职员,喜欢旅行,每到休假就自己跑出去玩,走了周围一些亚洲国家。这次攒的假比较长,就到欧洲旅游,特俭省的那种,一般不住店,自己背着帐篷,就这样走了差不多十几个国家,到埃及是一时心血来潮,但那时埃及比较乱,只好住店。分手时她一再对我们表示感谢。
这两个日本女孩子的行为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非常坚持,而且举重若轻;二是做得非常自然,对自己的“壮举”没有自恋的意思。这些都与我们不大一样,透露出观念的不同,也使我有点困惑:这些行为往往产生于有长期极虔诚宗教信仰的民族,日本好象并不是这种情况。由此我也对日本的深层文化产生了兴趣,想着什么时候也象我们一位韩国朋友那样,读一部十大卷的日本编年史,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近邻是怎么回事。惭愧,这事一直没做,只读了这本“菊与刀”,不过这书的作者虽然是美国人,却相当有智慧,对日本文化的洞察可能比很多日本学者厉害多了,使我在很多方面顿开茅塞。

回答3:

《菊与刀》成书于1946年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两岁丧父,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0年赴欧,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某女子中学。1914年回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亚斯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从1936年起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