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G1I 历史 2014-12-07
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中原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这三次大移民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相反,一开始官方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如闯关东,就是因为东北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不许汉人居住的,怕是破坏了龙脉.所以山东河北的农民们就想方设法一闯而过,闯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在当时这也是一件极其凶险的事.
1、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历史上两地有紧密地缘人缘联系,一是逃荒农民闯关东成为主流.“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居高不下.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2、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走西口》,久为人所熟知.“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一般指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张家口等则为东口).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流民走过西口,过长城,就可到达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走西口流民来自华北各地,而以山西人为主流.“走西口”流民潮持续了300年.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指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多数.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都是一段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类迁徙,其中“闯关东”历经的时间最长、经历的人数最多.据史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这种历史鲜见的移民现象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
移民,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鲜见的,几乎每次王朝更替的时候,都会随着战乱而涌现出大批的难民,不堪忍受战争的蹂躝而成群结队的,整个家族的,整个村子的,甚至是整个地区的大量外迁.如两晋时期的客家人南迁,北宋末年的中原人南迁,还有民国末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在大陆混不下去了,被赶到几个小岛上,这也是迁,是被动的迁.因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人们,倍尝了流离失所的逃亡之苦.他们往往发出了“宁做太平犬,莫做乱离人”的感叹.
和在官方战争的压力下而四散奔逃的难民相比,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属于民间的自发运动,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逃避战乱,所以也就没有那种逼不得已,象惊弓之鸟一样的哀怨情绪.没有那种失败、绝望,听天由命,跑到那里算那里的亡命天涯心态.在这三次的大迁徙中,人们都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梦出发的.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勇气,带着开创新生活,打造新天地,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向往而走上了漫漫的迁徙之路.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准确的说应该是北人南迁(方向性)第一次:西晋的永嘉之乱第二次:唐后期的安史之乱第三次;北宋的靖康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