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连在一起。全市土地面积71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
长乐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地名长乐,居者安之”。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东吴孙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长乐别名“航”,简称“航”。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庞大船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随航中不少长乐人。其后,移居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长乐又是著名的侨乡和海员之乡。现有海外乡亲40万人。
长乐是一个准半岛,江海岸线长130公里,大小岛屿35个,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秀峰、奇石、湖泊、海滩、岛礁和闽江岸线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以海景为主,山景为辅,江景为补,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线。海岸线绝大部分是可供开发的沙质、石质海岸。大致中北部为丘陵--滨海沙滩,林带园圃萦绕其西,礁石盘岩星卧其东,不仅适宜开发海滨浴场,而且是修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的理想区域。这一带沙丘南北连绵37公里,东西横亘2至4公里,随山峦起伏,高达百余米,雄伟壮观,堪称“闽海沙漠风光”,是沙浴、滑沙和野营活动的理想场所。南部为山地--沙滩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滨,海中又有小岛列矗。在此登山,近可欣赏苍松黛石,远可眺望帆影岛礁。山中平地、滨海丛林浅丘都可构筑度假别墅和高级娱乐设施。 长乐不仅江海山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而且人文景观古今兼备。作为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长乐有国内最多的郑和下西洋史迹。最珍贵的有郑和刊立,署名详载其历次下西洋经过与成果的“天妃灵应之记”碑。最新发现的有从地下挖掘出土,被老百姓尊为“巡海大臣”,与天妃妈祖并祀,出自明代的彩绘泥塑郑和像;这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年代最早、形象最逼真的郑和雕塑。新建的闽江口郑和广场有郑和航海馆、郑和宝船、太平港帅营、郑和舟师祭海坛、启锚处等纪念性景观建筑,临江矗立的郑和石雕像高度14.05米,为目前海内外郑和雕塑之最。长乐董奉山原名福山,据载,福州就是因福山而名。一千八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源于此处,后人为纪念董奉因而易名。山上至今留有 “汉董奉炼丹处”古迹,山下董奉家乡建有纪念董奉高尚医德的“杏林始祖董奉草堂”。始建于南北朝梁承圣三年(554)的龙泉禅寺是唐懿宗皇帝赐名的闽中名刹,孕育出被誉为禅宗三大祖师之一的怀海禅师。寺中有梁朝龙井、唐代流米佛等珍贵古迹,怀海纪念堂有全文八万多字的《敕修百丈清规》碑廊。长乐现存众多明清建筑,如九头马、洋当厝等古民居,其精雕细琢的建筑艺术为全省罕见。长乐历史上出过12名状元、800余名进士;还是郑振铎、谢冰心、高鲁等众多现代名人的故乡。全省首批5个历史文化名村长乐占了两个。其中三溪村的夜渡龙舟是全省独有的乡土风情;福建唯一的满族村琴江,前身为清雍正年间全国沿海所建四个八旗水师之一的“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作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前线”,长乐沿海突出部有不少军事防御工事,现因驻军撤出不再神秘,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尤有吸引力。
下沙度假村
天上人间KTV
缤纷年代KTV
太空D吧
南山
步行街
长山湖公园
塔山
河下街
冰心公园
博物馆
郑和纪念馆
国家森林公园[上湖环岛]
金刚腿
鹤上歧阳村九头马古民居
实话告诉你,长乐没有那个地方值的玩
下沙 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