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黑处理的工艺及原理是什么?

2024-11-24 15:37: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发黑处理的工艺有:清洗、脱脂、水洗、酸洗、发黑、水洗、吹干、上油。

发黑处理的原理是: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以隔绝空气,达到防锈目的。

发黑是化学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手段,外观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发黑处理,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发黑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扩展资料

通常将工件浸入强氧化性的化学溶液中。例如沸腾温度为147~152℃的氢氧化钠(600g/cm3)及亚硝酸钠(100g/cm3)水溶液中,经一定时间使表面生成一层美观、较致密且具有防锈作用的黑色氧化铁薄膜。广泛应用于钟表、指针、游丝、螺钉、仪表外壳及某些机械的零件等。

机械制造上常用NaOH溶液加热来对工件进行发黑处理。发黑形成的黑色氧化膜,其厚度为0.5-1.5μm,抗腐蚀能力比其它化学膜低。在五金模具里面,常用到的处理方式是热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黑处理



回答2:

工艺:清洗;脱脂:工件必须完全浸入脱脂液中;脱脂液浓度ph值12-14,处理时间10-30min,每过3-5分钟上下抖动几次,药液浓度低于ph12时补充脱脂粉;

水洗;酸洗:酸洗液浓度ph值2-4,处理时间5-10min;水洗;

发黑:池液浓度ph值12.5-13.5,处理时间10-12min;水洗;吹干;上油。

原理是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以隔绝空气,达到防锈目的。外观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发黑处理,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扩展资料

常用方法

发黑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温度较大,大概在135-155℃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效果

发黑安全不用电,用碱性高温发黑需100%用电。

提高工效:共需1-2小时。

发黑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发黑时间作了严格的控制。

工艺适应性强:解决了球墨铸铁不能发黑的难题。

一种轴承套圈倒角及挡边的发蓝防锈处理工艺。轴承套圈在热处理后经过除油脱脂,然后在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钠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变色处理,其配比为2-3∶1,其余加水;加水量以温度在 135℃-145℃为合适;时间15-25分钟;

取出套圈用清水冲洗后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用重铬酸钾溶液作为填充液,其浓度为12%-18%;在室温下 1-2分钟;经钝化处理并干燥后,放入105℃-120℃的机油或防锈油中 1-3分钟,至气泡完全消失后取出,停放10-15分钟后检验。

该工艺生成的氧化物薄膜性能稳定,在常温下可长期保护套圈倒角、挡边处不生锈,轴承的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黑处理

回答3:

发黑工艺(转载)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

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金属“发蓝”药液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汽油不行啊,会着起来的,是重一点的油吧

回答4: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

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