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灰”析
曹雪芹写焦大“醉骂”,是《红楼梦》中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彩文字。小说写焦大被众小厮“掀翻捆倒”之后,他还乱嚷乱叫:
我要往祠堂哭大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一段骂语中用了两个“爬灰”,又作“扒灰”。《快雪堂漫录》云,俗称聚麀为“扒灰”;《常谈丛录》谓,俗从淫于子妇者扒灰。这可能就是“爬灰”的来源了。
焦大骂宁国府“爬灰的爬灰”,当然是指贾珍的乱伦。《红楼梦》早期抄本第13回回目是“秦可卿傜丧天香楼”,写出了贾珍“扒灰”的细节,后来作者奉命删去了。焦大之骂是未删的文字,作者或有意保留了,是不写之写。尽管焦大被塞了一嘴马粪,但那骂声却使主子们心惊肉跳。凤姐声言厉色地教训宝玉,但这位精灵似的女管家自然明白焦大骂的是谁。曹雪芹手握一把犀利的解剖刀,把那些隐藏在温情脉脉的面纱后面的丑事挑开给人看,使慧心巨眼的读者,从那字缝中不仅看到了焦大是不是“真醉”了,更重要的是看出那“诗礼簪缨”的大家族的道德沦丧来。
扒灰,又称爬灰,是一个形容乱伦的词语,而且是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乱伦。关于扒灰一词的来历有许多种故事传说,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玩的一个是关于王安石的。故事说,有一次王安石走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睡在透明纱帐的床上,眼球不由得为之而发光。王安石毕竟是诗人,于是在充满灰尘的墙上写了一句:“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理的差。”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的动静。儿媳看到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出来看公公在墙上写了什么,一看到公公留下这样的词句,当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公公的诗句后续上了一句:“愿借公公弹一曲,尤留风水在吾家。”王安石看见儿媳的话后,正在暗自高兴,没想到这时儿子出现了,于是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墙上的字迹。儿子奇怪,问老父在做什么,王安石说,在扒灰。又专家考证说,扒灰一词不是出于王安石,而是出自大学士苏东坡先生,但是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吴下谚联》释其由来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红楼梦》讲到小人物的时候,曾讲过 “ 焦大醉骂 ” 焦大只在第七回出场一次,却令人过目难忘。对宁府的一段痛骂,更是把贾家上下吓得魂飞魄散: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什么不知道?凤姐和贾蓉等人装作没听见.贾宝玉却好奇地问凤姐:姐姐,听他说 ‘ 爬灰的爬灰 ’ 什么是爬灰 ’ 结果被凤姐斥责。焦大发牢骚的后果是被众小厮 “ 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地填了一嘴 ” 如今的红楼梦》通行本在这儿加了一个注,恰似对宝玉之问的回答:爬灰,公公与儿媳妇私通。
为什么 “ 爬灰 ” 表示这样一种意思?焦大的郁闷且不说了只是公公与儿媳乱轮,但这个注没有说清楚。为何称 “ 爬(扒)灰 ” 究竟语出何典?
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清朝王有光的吴下谚联》卷一:翁私其媳。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 ” 媳 ” 同音,以为隐语 ” 就是说,过去有座庙香火特盛,香炉中积了大量锡箔纸钱的灰。附近住户就偷偷跑去扒取这灰,从中淘出锡来卖钱。扒灰 ” 为的偷锡 ” 所以用来隐指 “ 偷媳 ” 另一个清人李元复在常谈丛录》中则说,扒灰 ” 即在灰上扒行,会 “ 污膝 ” 故用来隐指 “ 污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