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师,请问规范的,教案应该具有哪些部分呢?教案书写的重点是什么?我是一个乡下村小的老师,我们平

2025-01-07 19:16: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科研部门指导建议,就本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解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教案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环节:
教学内容:要教学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教学时,教法,学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自己感悟或见解、形成学习技能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为教学服务的资源,为教学内容完成一切准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二·、过度:切入新课
三、新教学内容:
1、知识点、技能
2、重点知识、技能的突破
3、难点知识]技能释疑。
四、巩固训练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
我认为:这就是教案一般模式,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认真设计,形成自己切实可行的教案,但凸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要作具体设计。也借鉴名师专家的教案,作为自己书写教案的范本或范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属于自己风格的教案。

回答2:

现在都在使用导学案,我把导学案的要求简单给你说一下,供参考。
   如何编写导学案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就是编写高质、实用的导学案。
一、什么叫导学案。
   按字面理解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学案。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
   学案和导学案总称为双案,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案是导学案的一部分,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放大和具体化。因为如此,许多情况下不再单独提学案,而以“导学案”命名。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方向盘”。
 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联系与区别
   导学案出自于学导式教学法(也叫自学辅导法),自学导式教学出现伊始,便就有了学案和导学案。 学导式教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基础上求得教师恰当指导的教学方法,学在导前、学导结合。学导式教学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1991年后,学导式教学被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美国的发现法、德国的范例法、苏联的问题法、保加利亚的暗示法、中国的学导法),目前的几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宁达模式“自主式、开放型”教学模式、兖(yǎn)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等均属于学导法的范畴。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是供教师导学所使用的。它与教案具有不同的含义。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主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于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其实,我们还可以来看看更具体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而今我们正在试行的导学案正是要能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它“做事”的有益尝试和实践。一份科学的导学案不仅是传承集体备课成果的载体,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它有利于倡导和推行“任务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它以一支无形之手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案的编写一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听讲、课后的复习,在教学案中,都要有有效地载体。教学案的编写二要体现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层层深入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学习的乐趣。
   导学案的内容: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这些内容中需要简单说明的,一是目标的制定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二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候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有时候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所以有时候要分开写。三是课前准备,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课时教案,这一节课我们课前要做哪些物质上的准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把它写上,这样对我们自己是一个提示,免得忘记。四是教学过程,它是我们教学案的主体部分。在教学过程当中难免有些困惑,不知道怎么去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设计,其实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凭借着我们占有的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发展,依据个人的习惯或方法来说,导学案有详案,有简案,但是无论详案还是简案都少不了刚才几点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设计有关词语练习时不能脱离词语所在的句子单独理解词语,而是经结合句子的语言环境乃至整篇课文的主题意境来设计题目。
   案例:如《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飞”字表示进军神速,“夺”表示有我无敌,“飞夺”有力地烘托出工农红军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再如《詹天佑》这课的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个统领全文的重点词,课文的内容是围绕着“杰出”一词叙述的,什么地方杰?思想杰出,工作态度杰,技术杰出,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抓住了这个词就可以统领全文。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整体备课
  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2、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
   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
   4、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巧妙留有“余地”,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美国2016计划》中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一般说来,课文后的练习题,基本反映了这课书的双基要求,认真领会课本编辑安排这些练习的意图,可以进一步理解和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掌握课文语言方面和写作方面的优点,有助于全面考虑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应对课文后的练习题逐题研究,并能做出准确的答案。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后边的内容适当改、换、删、补。
导学案格式
导学案的格式分为表格式和文本式。见课件

  三、怎样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一、钻研课标,熟练掌握学科、学段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要自觉、主动地学习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目标设计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完成其特定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组织教学就应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了目标,一堂课将是一盘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课文将会分解得支离破碎,不知所终。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设计时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语文总体教学要求、单元教学安排,到与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来为这篇课文、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做到切合实际,切合学情。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里例举《我们的画》,课件 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是这样写的: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生动的讲是第三学段(也即高年级)的要求
   2、听别人评自己的话,能抓住要点与别人商讨,这是中年级的教学目标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入学两个月的孩子要求他说标准的普通话是太难了,态度大方、有礼貌这个要求是可以的。
   所以应该稍作改写: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不要求学生说得多清楚,说得多么好,要求能说出来就可以了,说什么呢,说内容、说想法。不是编故事,有故事当然好,这个要求一般的孩子都能达到。简单的语言来评价别人画得好与不好,没有质的要求一定要评价得多么好,只要能评价就行。)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强调兴趣,敢说、爱说,有兴趣才是重要的);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好习惯。(只要学生能大大方方地说,认认真真地听就可以了。入学两个月的孩子,有意注意力相对来说长了一些,但是不能排除有些孩子坐不住、不会听的行为,那么我们可稍作暗示,提示他们该坐、该听,这是一个习惯的培养,很好。)
   2情境设计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情境设计是导学案的必备工作。教师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把握课堂学习环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介绍背景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体态动作,或借助各种媒体手段,通过创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有效地将语文与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体验融合起来,成为“活语文”。
   3 教法与学法设计
导学案不仅要设计教师如何讲,还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讲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教法与学法设计便成为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工作。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读、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指导学法,使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通过灵活点拨、启发指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课件:学习声母j及其相关音节
二、研究教材,把握课时目标、重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而谈。

回答3:

每个地方的标准不一样,应该问问你们的教研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