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借用某知名空调公司的一句广告词作为本文的开始并不是偶然,因为空调系统本来就是我们的专业课之一。实际上我们从事的行业正是在充分了解人体对于建筑环境的生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空气品质的严格要求、控制,从而营造出最适宜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职业可以称为“绿色建筑师”。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行业内的俗称是“暖通”,再俗一点就是“水暖电”。在国外为HVAC(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oning),分别代表了几个主要发展方向:供暖(当然也包括制冷)、通风、空气调节。
传统上,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就是建筑师或者结构工程师。而事实上,一个建筑物的诞生需要的是建筑师的艺术创意,结构工程师的可行性论证,还有就是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师创造出的使用环境。以电脑为类比,建筑师负责的是电脑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构工程师负责把建筑师的成果应用在电脑上,而环境设备工程师则要创造出最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系统。三者中,前两个相当于硬件部分,后者是软件,直接和用户对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居住的建筑物最直接的感受通常是由设备工程师营造出来的,可以说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师是建筑物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
说在这里,有人要问,还有一个叫“环境工程”的专业,两者一样吗?有区别吗?
环境工程培养的是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监测和水质污染治理工程的研究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其解决问题的手段偏重于化学,而且大多从大局着眼,如整个城市的布局规划。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要解决的是建筑物内部环境问题,且多使用物理方法,更多是具体到某座建筑物,甚至某个房间。这下,你该大致明白了吧?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一个古老的学科。早在我们的祖先开始对茹毛饮血,栉风沐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爬出潮湿阴冷的洞穴,试着用双手为自己建造一个可以冬暖夏凉、干燥舒适的居住地的时候,这个“学科”就无意识地诞生了。
同时,它又是一个崭新的学科。从茅屋棚舍、吊角小楼,到摩天大厦、“智能化”建筑,人类对于“住”这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追求从就来没有止步。实际上在21世纪,使用者对于建筑物的要求已经不只是“遮风避雨”这样简单,而是如何才能住得舒服,住得安全,住得放心。这才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向纵深发展,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等工程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引例为证: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使得人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空间又有了新的认识。“恨不得身边所有的东西都能消毒。”于是有关“SARS病毒可以通过空调通风系统传播”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相关资料可搜索香港的淘大花园集体感染案例和台北和平医院集体感染案例)。那么,空调能不能传染疾病呢?学过建筑环境学或者学科基础的人会了解,是可以的,但不是SARS,譬如军团病。这一时期的发问促成了建环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建筑洁净技术。是否利于健康这个问题从此成为评判建筑物好坏的重要标准了。 另外, 2005年,一场名为“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民间环保组织的自发行动得到了广泛的回应。无独有偶,国家也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看似巧合,实际上这是历史的必然。
从发达国家目前的状况看,美、日、欧这些国家目前能源的三分之一以上耗费在空调暖通等建筑环境设备上,从而可以预测即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中国的未来状况。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环境设备的效率,节约能源,改善建筑物的环境质量,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建筑节能,这种节能不仅仅是空调系统,还包括照明、采光、供热等等,最终要达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即所谓的“绿色建筑”。估计未来,因为建环细分后,会出现暖通节能工程师、暖通节能测评师、建筑节能监理等新职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工部千年之前的愿望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其中主要的力量是建筑师。而代表着建筑的发展方向的“舒适、健康、便捷、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梦想的实现就要靠我们了,未来的绿色建筑师。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电工、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2.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4.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5.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