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冰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校”一词源于民国时期。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学校”在古代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词:《资治通鉴》“二十年间,学校殆废”在《唐会要》等史书中也有记载,不一一详述。但绝对不是楼上所谓民国、甚至从日本舶来。
“学校(がっこう)”其实是日本传过来的词语.....
‘’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东都赋》中就已开始使用‘学校’这个词汇,但要了解汉代的学校与我们现代社会的学校的区别,也就是此词义的差异,那就必须要了解汉代的教育体系才能明白。
汉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官学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管。
私学主要分为‘经’、‘书’两类,前者称‘精庐’,后者则教授更为基础的书写知识。
由上面内容大体可知两汉时期的‘学校’之含义,且与今日‘学校’之含义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