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述
女娲炼石补天,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一日,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经顽石苦求再四,二位仙人知不可强制,便将它“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答应将其携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绬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不知几世几劫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谐音“假语存”),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其岳父是个卑鄙贪财的人,又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悲痛”、“贫病交攻”,真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跛足道人走过来,嘴里叨念着一些词句。士隐听了便问道人,知道是《好了歌》之后,便将《好了歌》解注作答。经道人指点后,甄士隐彻底醒悟,便随跛足道人出家了。[1]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酷及侍才侮上,为人所恶,为上司所弹劾,因而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87版红楼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黛玉没有玉,认为玉不识人,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发现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云雨私情。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王熙凤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王熙凤接待,给了二十两银子。 薛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告宝玉。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最终因思念成疾而死。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能作一首。袭人娇嗔说要离开宝玉,深感遗憾的宝玉求袭人别走,袭人趁机规劝宝玉读书“干正事”。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争吵,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 宝钗过生日唱戏,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气。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成天和这些女孩子厮混,书童将《西厢记》等书偷进园,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这是经典的一回。 为凤姐庆生辰,从贾母起,各人出分子办席。凤姐饮酒过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贾琏正勾引仆妇。凤姐哭闹,逼得仆妇上吊,贾母迫使贾琏向凤姐赔礼。荣国府矛盾重重。贾环在宝玉处见到擦癣的蔷薇硝,想要些,宝玉丫环芳官却给贾环一些茉莉粉。赵姨娘到宝玉处大闹一场。芳官又给她干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干娘的侄儿偷茯苓霜。几件事闹得大乱,险些打破仆人间的平衡。正当宝玉生日欢宴时,贾敬吞丹丧命。尤氏因丧事繁忙,请母亲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帮忙。贾琏见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贾珍原有不清白,贾珍还想搅浑水,贾琏又想把三姐给贾珍玩弄。尤三姐却正气凛然,将珍、琏大骂,并说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莲。贾琏为柳提媒,柳答应。到京城后,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订礼,遇宝玉闲谈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礼退婚, 尤三姐自刎,柳出家。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二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贾琏回来,因办事好,贾赦赏一妾。凤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杀。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园中拾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被邢夫人正好撞见,也正好借机难为当家的王夫人,王夫人大怒。在王善宝家的撺掇下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挂帅,惜春胆小懦弱,在看见从入画(惜春的丫鬟)箱中搜出来的男人(其实是入画哥哥)的袜子等时,便不分青红皂白嚷着要处罚入画,且当王熙凤说可以饶恕入画时,惜春还说她不许(这里充分体现了惜春的懦弱,也从侧面写出王熙凤处事的圆滑);探春大闹,又因王善宝家的掀她衣服,而怒煽王善宝家的一耳光,惜春这时和哥哥嫂子断绝往来。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贾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薛蟠娶妻夏金桂后,在夏挑唆下,毒打香菱,薛姨妈不准。夏金桂和婆婆吵闹,薛蟠无法在家,只得外出。(之后由于原著散失,内容不可知。为方便一部分读者更多了解《红楼梦》,以下暂列举一些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以贾家其他人的故事为另一条线,为我们暗示啦封建王朝有盛转衰的过程。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看后颇多感想!
封建家族由盛转衰的故事
《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 《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读者应该慢慢戌去品味。
在古老的南京城里,有一个男孩口衔宝玉出生,一时成为奇谈。他就是荣国府的二少爷——贾宝玉。由于出生特殊,家境显赫,宝玉受到了众人的娇宠,特别得到奶奶,贾母的溺爱。宝玉生性多情,对待身边的女子温柔有加,尤其是对姑表妹妹林黛玉更是十分爱怜。 黛玉童年就丧母,贾母心疼这个外孙女,将她接到自己身边照料。在贾府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环境中,黛玉唯一的知己就是犹如手足的宝玉。然而,这份情缘,由于宝钗的加入而遭到了挑战。 宝钗是宝玉的姨表姐姐,也是一个温柔端庄的大家闺秀。比起孤苦伶仃、清高自许的黛玉,宝钗更为熟谙世故,善于周旋关系,所以,赢得了更多人的赞赏。 宝玉背弃了家族铺设的功名富贵、荣宗耀祖道路,被家长们看成是一不肖的孽障~,只有和他自幼相处的黛玉真正理解他,从不劝说他经营仕途。与封建家庭的矛盾不断激化,使宝玉终于意识到黛玉才是自己心灵的港湾,爱情终于成为宝、黛两人的心灵默契和期许。 然而,大家族为宝玉挑选的媳妇却是薛宝钗。由王熙风操纵的调包婚礼举行之日,也正是黛玉在愁风愁雨中生命与爱情一起消殒之时。等到宝玉从婚姻的美梦中醒来,面对残酷事实,他不得不选择了离家出走这一无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