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入声字归入阳平和阴平的字有哪些

2024-11-25 20:15: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现在的汉语也有4声,ā á ǎ à,ā叫阴平,á叫阳平,ǎ叫上(念shǎng)声,à叫入声
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

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

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渐渐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当时由于四声初发现,了解的人还很少。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周()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知识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

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因为史有明文,而《切韵》一书又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自清初以来几百年间学者们有种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上古声调不太固定;有人认为上古声调的类别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无去,或有平、上、去而无入,等等;有人认为上古声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在这些意见中,我们觉得最后一种意见根据比较充分,因为它和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基本相符。

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在中古属于某一声调的字老是在一块儿押韵,而不搀杂中古其它声调字。这在那些用韵较多的长诗章里,犹为明显。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

《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

《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

《楚辞.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

《诗经.(bì)宫.九章》押:柏度尺(xì)硕奕作若

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比如《召南.(biào)有梅》:

一章押:七吉(入声)

二章押:三今(平声)

三章押:(jì)谓(去声)

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至于每个声调里的字上古和中古有个别的不同,也可以从《诗经》的押韵里得到证明。比如“庆”字中古在去声一类,可是在《诗经》押韵里它出现七次全部和平声字相押,说明在上古属于平声一类;“享”字中古在上声一类,可是在《诗经》押韵里它出现六次,全都和平声字相押,说明它在上古也属于平声一类;等等。

可见从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来看,说上古和中古一样,也有四个声调,只是在个别字的归类上与中古有所不同,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二)从中古的四声到现代汉语的四声

平分阴阳

中古的平声调,现代汉语分化成两个调,即阴平和阳平。这种分化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凡中古的清声母平声字,现代多读阴平,即第一声,比如“公”中古声母是g,现代读gōng,“多”中古声母是d,现代读duō,凡中古次浊声母(指m,n,ng,l等声母)和全浊声母平声字,现代读阳平,即第二声,比如“明”中古声母是m,现代读míng,“驼”中古声声母是d,现代读tuó。

平声分化成阴阳两调在现代方言里非常普遍,说明这一音变的发生一定不会太晚。日本和尚安然在他所著的《悉(tán)藏》(公元880年)一书里曾经提到日本所借的汉字音平声读起来“有轻有重”,显然那时平声已有分化为阴阳两调的方言。和安然差不多同时的段安节(公元894-898)在他的《乐府杂录》一书里有“平声羽,上声角,去声宫,入声商,上平声调为zǐ”的说法。段安节把平声分为“平声”和“上平声调”,又拿它们分配于不同的乐调,也说明当时他的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两调。

宋代也有关于平声分化的记录。比如南宋的张炎,在他的《词源》一书中,谈到他父亲填词十分讲究音律的时候,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父亲作《惜春花早起》一词,其中有一句是“琐窗深”,唱起来声音不和谐,把“深”字改为“幽”字仍然不和谐,又把“幽”字改为“明”字,这才觉得和谐了。“深”、“幽”、两个字都是阴平调,“明”字是阳平调。“深”、“幽”不和谐,而“明”和谐,显然是因为声调不同的原故。可见在张炎那时的话里,平声也是两个调。

《中原音韵》是第一部把平声字分为阴阳两调的韵书。阴阳的名称就事周德清创造的。他的这种做法使我们清楚地知道平分阴阳在他那个时候的方言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

浊上变去

中古的上声字,凡事属于全浊声母的,在现代汉语里都变成去声。比如“杜”和“赌”中古都是上声字,可是“杜”的声母是浊音d",现代就变成了去声。而“赌”的声母是清音d,现代就没有变,仍然读上声。

浊上变去开始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经不止一个方言有这种现象。那时,有个李涪在他所作的《刊误》一书中,批评《切韵》把一些去声字错误地归为上声字。他举了很多他读着是去声而《切韵》归入上声的例子,比如“舅、辨、皓”等等。而这些字正好都是全浊声母的字,比如“舅”的声母是d",“辨”的声母是b",“皓”的声母是h",等等。可见在李涪那时的语言里,浊上都已经变成去声。他因为不了解《切韵》的语音是古音,他的语音是音变的结果,因而他站在自己语音的立场上去批评《切韵》,认为《切韵》把这些字的声调归错了,那当然是不对的。

在和李涪差不多同时的敦煌俗文学抄本中,浊上的字大量地和去声字互为错别字,比如:

仕错成事

被错成备

“仕、被”都是中古浊声母上声字,“事、备”都是中古浊声母去声字。“仕、事”的声母是z",“被、备”的声母是b"。“仕、事”同音,,“被、备”同音,说明当时西北方言浊声母上声已经变成去声。

浊上变去估计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国大多数方言,因为南宋以下,各种反映当时语音情况的材料,都显示了浊上变去的事实。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入声变入阴、阳、上、去四声

中古的入声在现代汉语里分别变入阴阳上去四声。变化的情况大致如下:

全浊声母字--阳平蝶直

次浊声母字--去声力密

清声母字--阴平督

阳平烛

上声笃

去声粟

除了中古清声母字的变化看不出明显的条件以外,全浊和次浊声母字的字变化都很有规律。

入声的丢失是在入声韵尾丢失以后。在十五世纪中叶嘉定人章黼著《韵学集成》一书,在这本书里仍然有入声。不过在有些入声字后面往往注明“中原雅音”读什崐么,比如“觳”是入声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古’”;“哭”字也是入声崐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苦’”,等等。“中原雅音”是一部韵书的名称。这部书既然叫做《中原雅音》,当然是反映北方通行语音的著作。它把入声字“觳、哭”等分别读同上声字“古、苦”等,说明当时或早些时候北方已有很多失去入声的方言。

至于北京话入声的失去比这可能要晚些,直到十七世纪初年,才在徐考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一书里有所反映。在这本书的韵表中把中古的全浊入声归为阳平,次浊入声归为去声,清入归为阴阳上去四声。虽然作者对他归为去声的清入声是否失去,表示了模棱的态度,但至少当时北京话入声的大多数已经并入其它三声是毫无疑问的。后来到了清初,我们从顺治帝“北京说话独遗入声韵”的话里,才获得了北京话入声完全失去的明确记录。

回答2:

百度所得。你还是看语言学概论比较好。 B 【阴平】八捌钵拨剥逼鳖憋擘【擘开】
【阳平】拔跋钹白伯泊【停泊】帛箔舶勃脖渤鹁鹁博薄【厚薄】搏礴膊驳别憋

P 【阴平】泼劈撇瞥扑仆拍霹泊【湖泊】
【阳平】璞濮仆【仆人】

M 【阴平】摸抹【抹桌子】
【阳平】膜没【没有】

F 【阴平】发【发生】
【阳平】乏阀伐筏罚垡弗佛拂绋茀佛伏茯袱服【服从】菔福幅蝠辐绂

D 【阴平】答【答理】搭褡滴跌督掇裰咄
【阳平】答【答问】瘩沓达暺粏妲鞑怛靼得德迪笛敌狄镝嫡籴涤翟的【的确】牒喋堞迭叠
读渎独犊毒夺铎度【忖度】踱

T 【阴平】踏【踏实】塌剔踢帖贴怗秃脱突

N 【阴平】捏

L 【阴平】拉勒【勒住】 Z 【阳平】杂砸则择责啧帻箦贼足卒族簇昨

C 【阴平】撮擦

S 【阴平】撒【撒手】缩塞
【阳平】俗

ZH【阴平】汁织扎【扎营】卓桌倬捉涿拙摘粥
【阳平】直值植殖轾职扎【挣扎】札铡闸宅折哲辄摺谪蛰詟竹竺轴妯酌浊烛镯逐琢濯茁斫斵

CH【阴平】吃插出戳拆【拆开】
【阳平】察

SH【阴平】虱湿失杀刷叔淑菽
【阳平】十什拾石食蚀实识舌折孰熟赎芍

J 【阴平】激迹击墼积缉屐夹【夹攻】揭结【结实】接撅噘撧鞠掬锔
【阳平】及汲岌极笈亟殛吉急即脊瘠疾嫉集籍藉辑楫戟棘夹【夹衣】荚郏颊洁絜结拮诘劫杰羯偈
碣节捷婕睫截局踞菊橘玦决抉诀倔掘崛厥蕨桷橛蹶獗觉爵嚼绝攫矍谲钁躩

X 【阴平】吸翕歙蟋窸析息熄惜夕汐锡昔晰淅蜥膝瞎歇楔蝎戌薛削
【阳平】席媳习袭檄侠狎辖黠协勰胁

G 【阴平】搁疙割鸽刮聒郭
【阳平】格阁隔膈国帼虢骨

K 【阴平】瞌磕搕哭窟
【阳平】咳壳

H 【阴平】喝忽惚唿豁劐黑
【阳平】合盒盍劾曷阖核貉斛觳滑猾话

O 【阴平】一壹揖押鸭噎掖屋挖曰约压
【阳平】额

回答3:

是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