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如果需要可以留下邮箱,我发给你哦!
一、文艺复兴家具(15世纪至17世纪)
从15世纪后期开始,文艺复兴式建筑取代了哥特式建筑,由此产生的文艺复兴式家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盛行。直至17世纪初,又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巴洛克式家具。与此同时,亚洲和非洲一些地区的家具也已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如中国的明代家具。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400~1650年),为了适应社会交往和接待增多的需要,家具靠墙布置,并沿墙布置了半身雕像、绘画、装饰品等,强调水平线,使墙面形成构图的中心。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的特征是:普遍采用直线式,以古典浮雕图案为特征,许多家具放在矮台座上,椅子上加装垫子,家具部件多样化,除用少量橡木、衫木,丝柏木外,核桃木是唯一所用的,节约使用木材,大型图案的丝织品用作椅座等的装饰。
(2)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年)的家具许多是原始的,特征是:厚重的比例和矩形形式,结构简单,缺乏运用建筑细部的装饰,有铁支撑和支架,钉头处显露,家具体形大,富有男性的阳刚气,色彩鲜明(经常掩饰低级工艺),用压印图案或简单的皮革装饰(座椅),采用核桃木比松木更多,图案包括短的凿纹、几何形图案,腿脚是“八”字形式倾斜的,采用铁和银的玫瑰花饰、星状装饰以及贝壳作为装饰。
(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1485~1643年)的家具的特征:厚重。轮廓鲜明的浮雕,由擦亮的橡木或核桃木制成,在后期出现乌木饰面板,椅子有象御座的靠背,直扶手,以及有旋成球状、螺旋形或栏杆柱形的腿,带有小圆面包形或荷兰式漩涡饰的脚,使用上色木的镶嵌细工、玳瑁壳、镀金金属、珍珠母、象牙,家具的部分部件用西班牙产的科尔多瓦皮革、天鹅绒、针绣花边、锦缎及流苏等装饰物装饰,装饰图案有橄榄树枝叶、月桂树叶、打成漩涡叶箔、阿拉伯式图案、玫瑰花饰、漩涡花饰、圆雕饰,贝壳,怪物。鹰头狮身带翅膀的怪物、棱形物、奇形怪状的人物图案,女人像柱,家具连接处被隐蔽起来。
文艺复兴家具风格:意大利最早将希腊、罗马古典建筑上的檐板、半柱、台座以及其他细部形式移植为家具的装饰,而建筑的外形也同时影响到家具造型。
文艺复兴式家具的主要特征为:外形厚重端庄,线条简洁严谨,立面比例和谐,采用古典建筑装饰等。文艺复兴式家具在欧洲流行了近两个世纪。总的说来,早期装饰比较简练单纯,后期渐趋华丽优美。此外,不同的国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法国采用繁复的雕刻装饰,显得富丽豪华(图6);英国把文艺复兴风格与自己传统的单纯刚劲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朴素严谨的风格;北欧的文艺复兴式家具发展缓慢,实际上是将哥特式后期的结构方式与文艺复兴式装饰融为一体。
二、巴洛克家具(17世纪至18世纪初)
(1)法国巴洛克风格亦称法国路易十四风格,其家具特征为:雄伟、带有夸张的、厚重的古典形式,雅致优美重于舒适,虽然用了垫子,采用直线和一些圆弧形曲线相结合和矩形、对称结构的特征,采用橡木、核桃木及某些欧锻和梨木,嵌用斑木、鹅掌锹木等,家具下部有斜撑,结构牢固,直到后期才取消横档;既有雕刻和镶嵌细工,又有镀金或部分镀金或银、镶嵌、涂漆、绘画,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原为直腿变为曲线腿,桌面为大理石和嵌石细工,高靠背椅,靠墙布置的带有精心雕刻的下部斜撑的蜗形腿狭台;装饰图案包括嵌有宝石的旭日形饰针,围绕头部有射线,在卵形内双重“L”形,森林之神的假面,“C”“S”形曲线,海豚、人面狮身、狮头和爪,公羊头或龟、橄榄叶、菱形花、水果、蝴蝶、矮棕榈和睡莲叶不规则分散布置及人类寓言、古代武器等。
(2)英国安尼皇后式(1702~1714年):家具轻巧优美,做工优良,无强劲线条,并考虑人体尺度,形状适合人体。椅背、腿、座面边缘均为曲线,装有舒适的软垫,用法国、意大利有着美丽木纹的胡桃木作饰面,常用木材有榆、山毛榉、紫杉、果木等。
巴洛克风格家具: 17~18 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家具。巴洛克风格脱胎于文艺复兴风格,但与文艺复兴式的理智的古典主义相反,而是一种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广场和花园别墅设计追求新奇复杂的造型,以曲线、弧面为特点,如华丽的破山墙、涡卷饰、人像柱、深深的石膏线,还有扭曲的旋制件、翻转的雕塑,突出喷泉、水池等动感因素,打破了古典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常规”,被称之为“巴洛克”式的建筑装饰风格。“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珠宝商人用来描述珍珠表面光滑、圆润、凹凸不平、扭曲的特征。追求动感,夸张尺度,形成了一种极富强烈、奇特的男性化装饰风格。而与随后的“洛可可”的女性化的细腻娇艳风格相对应。
巴洛克风格家具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沙发华丽的布面与精致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贵的造型与地面铺饰融为一体,气质雍容。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巴洛克风格的住宅和家具设计具有真实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适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巴洛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门窗严格统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家具和谐一致的总体效果。巴洛克风格家具造型华丽 渲染奔放热烈的生活。
巴洛克式家具,以浪漫主义精神为设计出发点,赋予亲切柔和的抒情情调,追求跃动型装饰样式,以烘托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巴洛克家具利用多变的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做大面积的雕刻、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繁复的空间组合,与浓重的布局色调,把每一件家具的抒情色彩表达得十分强烈强烈的舒适感与细腻温馨的色调处理,把热情浪漫的艺术效果表达得十分成功。
三、洛可可家具(18世纪至18世纪中期)
(1)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特征:家具是娇柔和雅致的,符合人体尺度,重点放在曲线上,特别是家具的腿,无横档,家具比较轻巧,因此容易移动;核桃木、红木、果木均使用,以及藤料。蒲制品和麦杆;华丽装饰包括雕刻、镶嵌、镀金物、油漆、彩饰、镀金。初期有许多新家具引进或大量制造,采用色彩柔和的织物装饰家具,图案包括不对称的断开的曲线、花,扭曲的漩涡饰、贝壳、中国装饰艺术风格、乐器(小提琴、角制号角、鼓)、爱的标志(持弓剑的丘比特)、花环、牧羊人的场面、战利品饰(战役象征的装饰布置)、花和动物。
(2)英国乔治早期(1714~1750年): 1730年前均为浓厚的巴洛克风格, 1730年后洛可可风格开始大众化,主要装饰有细雕刻,镶嵌装饰品、镀金石膏。装饰图案有狮头、假面、鹰头和展开的翅膀、贝壳、希腊神面具、建筑柱头、裂开的山墙等。
(3)乔治后期及温莎椅。直到1750年油漆家具才普及,家具开始广泛使用直线和直线形家具,小尺度,优美的装饰线条,逐渐变细的直腿,不用横档,有些家具构件过于纤细。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在英国的温莎地区流行的一种椅子,后经由美国改良推广得以风靡世界,成为英美乡村家具的代表之一。
洛可可风格家具:洛可可(Rococo)时期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一开始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 演变而来,原意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洛可可风格宛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相比之下,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风格的法国古典家具的特点是雕刻,和当时路易十四国王的英勇善战有关,在家具中是通过雕刻体现出力量。
而洛可可风格更加带有女性的柔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你可以看到那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中的韵律美。而路易十六时期历经了历史的变革,所以摒弃了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繁杂,把家具的曲线变成了直线,只留下了凹槽的设计。
而到了新古典时期,则连凹槽也省去了,留下的就是直线条。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法国古典家具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然而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法国古典家具的一种风格,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推崇,也是体现人身份和品位的一种象征。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
四、新古典家具(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这个时期的家具称为新古典主义家具,这和我们现代装修风格中所说的新古典家具的定义是不同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家具泛指这一百年里,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改良,去除太多无用的奢华虚饰,重新回归古典的一种历史家具风格。
(1)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家具特征:古典影响占统治地位,家具更轻、更女性化和细软,考虑人体舒适的尺度,对称设计,带有直线和几何形式,大多为喷漆的家具,橱柜和五斗柜是矩形的,在箱盒上的五金吊环饰有四周框架图案,座椅上装座垫,直线腿,向下部逐渐变细,箭袋形或细长形,有凹槽,椅靠背是矩形、卵形或圆雕饰,顶点用青铜制,金属镶嵌是有节制的,镶嵌细工及镀金等装潢都很精美雅致,装饰图案源于希腊。
(2)法国帝政时期(1804~1815年):家具带有刚健曲线和雄伟的比例,体量厚重,装饰包括厚重的平木板、青铜支座,镶嵌宝石、银、浅浮雕、镀金,广泛使用漩涡式曲线以及少量的装饰线条,家具外观对称统一,采用暗销的胶粘结构。1810年前一直使用红木,后采用橡木、山毛榉、枫木、柠檬木等。
(3)英国摄政时期(18ll~1830年):设计的舒适为主要标准,形式、线条、结构、表面装饰都很简单,许多部件是矩形的,以红木、黑、黄檀为主要木材。装饰包括小雕刻、小凸线、雕镂合金、黄铜嵌带、狮足,采用小脚轮,柜门上采用金属线格。
(4)维多利亚时期(1830~1901年)是19世纪混乱风格的代表,不加区别地综合历史上的家具形式。图案花纹包括古典、洛可可、哥特式、文艺复兴、东方的土耳其等十分混杂。设计趋于退化。1880年后,家具由机器制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管材、铸铁、弯曲木、层压木板。椅子装有螺旋弹簧,装饰包括镶嵌、油漆、镀金、雕刻等。采用红木、橡木,青龙木、乌木等。构件厚重,家具有舒适的曲线及圆角。
新古典主义家具风格: 法国的新古典风格家具成熟于路易十六时期,因此又称为路易十六式家具。它很快被传播到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等国。新古典式家具的特征是以削瘦的直线为造型的基调,追求整体比例的谐调,不作过分的细部雕饰,表现出了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和脉络严谨的古典主义精神。家具多采用由上而下、逐渐收缩的方形或圆形的脚,柜体的边框部分则多用桃花心木等名贵木材作菱形或锥形的镶嵌贴面装饰。
维多利亚家具风格: 19世纪混乱风格的代表,不加区别地综合历史上的家具形式。图案花纹包括古典、洛可可、哥特式、文艺复兴、东方的土耳其等十分混杂。设计趋于退化。1880年后,家具由机器制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管材、铸铁、弯曲木、层压木板。椅子装有螺旋弹簧,装饰包括镶嵌、油漆、镀金、雕刻等。采用红木、橡木,青龙木、乌木等。构件厚重,家具有舒适的曲线及圆角。也许正是各种风格的混杂借鉴,才得以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种高靠背舒适的椅子,带有维多利亚时期的生活印记,称之为维多利亚椅,而沿用至今。
五、现代风格家具
(1)新艺术运动风格
时间: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地点:以比利时为中心,风靡欧洲大陆。
特点:体现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简化与净化的倾向。
代表人物:霍尔塔和维尔德。
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的决裂,这种风格体现了一种怀旧的趋势和折中主义的混乱局面。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种趋势——自然主义。新艺术的拥护者热衷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实际上又是崇拜自然的,只是他们崇拜的是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这种活力是难以用复制其表面形式来传达的。
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
霍尔塔在室内设计中喜欢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是新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
另一位法国新艺术代表人物是吉马德,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被称为地铁风格。“地铁风格”与“比利时线条”颇为相似,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等全部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吉马德设计的咖啡几是典型的新艺术设计作品与新艺术相关的一个流派是维也纳分离派,它的代表人物是麦金托什,麦金托什是英国格拉斯哥的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和妻子以及妻妹、妹夫形成著名的“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从事家具及室内装修设计。
如果说霍尔塔和吉马德的主旋律是卷曲起伏的“鞭线”,则麦金托什的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麦金托什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它们都具有高直式的风格,是哥特式和新艺术的一种交融。维也纳分离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霍夫曼,霍夫曼深受麦金托什的影响,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了方网格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由此获得了“棋盘霍夫曼”的雅称。
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效果。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特别是维也纳分离派的直线和方格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出现,为设计走向现代主义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2)现代主义
随着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风格派、构成派等现代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机器美学的产生,所谓“机器美学”,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其中,风格派的蒙特里安和里特维尔德的设计对现代设计影响较大。
蒙特里安的油画典型地体现了风格派的视觉语言,他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所以,线条和颜色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最普遍的永恒绘画。在他的作品里仅用三原色色块以及非彩色的黑、白、灰色。
而里特维尔德的贡献在于:他把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的建筑与家具。他的作品有红/蓝椅和乌德勒支住宅。机器美学的产生为设计走向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条件。而现代主义是在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和法国的柯布西耶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1919 年4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筹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包豪斯”一词是格罗皮乌斯生造出来的,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词的词根构成。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密斯是包豪斯第三任校长,他的名言是“少就是多”。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会馆,同时设计了巴塞罗那椅,它们成了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1932年德国纳粹关闭了包豪斯,包豪斯的学生和老师离开了德国,把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德国,包豪斯的产品并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是,包豪斯的局限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如: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
“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什么产品,什么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严格的几何形体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但是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因而曲高和寡,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所欣赏。对包豪斯批评最多的是所谓“国际式”风格。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设计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统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包豪斯很注重功能,先后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房子是住人的机器”和“那里功能不变,那里形式不变”等口号,从而走向极端功能主义的道路,并忽视了人们对美感的需求,这也是人们批判包豪斯的一个原因。
无论对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集合在格罗皮乌斯旗下的精英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或任教的地方传播包豪斯思想,并使其发扬光大。
(3)高技术风格
时间:1960年至1980年。
地点:欧美各国。
特点: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高技术风格源于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器风格,即所谓的“游击队”风格。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高技术派的代表作是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由英国的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不仅直率地表现了结构,而且连设备也全部暴露。在它的东立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为交通通道,绿色的为供水系统,兰色的为空调系统,黄色的为供电系统。在西立面上是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地层蜿蜒向上的是自动扶梯,几条水平方向的是走廊。
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如:外科医生用的手推车、仓库用的金属支架、矿井用的安全灯等都纷纷进入居家环境。
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所以常常遭到非议。
(4)后现代主义
时间:1965年以后。
地点:欧美各国。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领域、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这本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针对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口号,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
他把赌城中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筑与设计奉为流行文化的杰出代表。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师集团。“孟菲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孟菲斯”对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释。他们认为功能的含义不只是物质上的,也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产品不仅要有使用价值,更要有一种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