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当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大学生。为此,高校肩负着重要的使用。但高校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尽管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主要是体现在学校科研建设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例如,毕业设计和设计实验往往是大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学生往往因担心不能按照完成任务,而不敢创新或不知如何创新,导致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当前高校的制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的,创新是科学素养的关键,没有创新则很难提升科学素养的水平。
2.2 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
在大学阶段主要是接受专业知识,而当前各类学科知识都更新的比较快,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这就导致学生过于关注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学习,尽管掌握的知识较多,但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高校并不是很重视科学方法的指导,虽然有毕业设计等相关的科研训练,但也只是教给学生如何查询相关的资料,没有加强对科学方法的指导。
2.3 大学生分析、识别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知识交叉和融合,并且逐渐诞生出新的科技增长点,出现新的问题。当前很多大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窄,仅是积累了很多本专业的知识,对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则较少,因此,在遇到一些新问题时,尚没有办法解决,缺乏判断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一、小学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不断发展,为人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知道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具备一定的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科学技术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科学素养的高低,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承担着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而且一个人在早期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往往是他一生的志趣所在。也许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就,但成年后会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所以早期培养起来的科学素养,及确立起来的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将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科学的兴趣,影响孩子的一生
1、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先,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必须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必须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2、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能够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能够做英雄。但是,务必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先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个性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3、霍金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我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十分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个性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那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
无数科学家的例子,充分证明了早期的科学的兴趣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当然我们的早期科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还在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们理解科学,养成科学精神。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可以最大范围的普及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所以在小学阶段,应该把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现代科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有一下几点:
一、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显出全球性,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是具体的一些环境问题。
二、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特别是利用科学技术向自然无限索取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和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森林毁坏、物种灭绝加快、土地荒漠化是具体的一些生态问题。
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迅速发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
四、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 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资料: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显出全球性,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是具体的一些环境问题。
二、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特别是利用科学技术向自然无限索取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和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森林毁坏、物种灭绝加快、土地荒漠化是具体的一些生态问题。
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迅速发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
四、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 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资料: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现在的科学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下面将会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最根本的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社会最关键的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大学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活跃因素,就必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掌握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践行者。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在价值观念方面,在当代中国,包含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最主要、最崇高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最值得追求的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生观是我们最应该树立的人生观。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坚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坚持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的结合。在能力系统方面,包括一般智力和专业技术两个要素,主要培养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人格。
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关系,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集体、社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主动融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性,实现个人的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的关系。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灵魂,决定人的发展大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激发大学生掌握科学技术、钻研业务、贡献社会、造福人类的积极性,可以弥补智力方面、文化业务基础方面的不足。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能使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循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最佳效益。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关系。在当代,大学生要自觉热爱科学、热爱学习,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真理、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用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充实自己,打下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掌握探索、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独立思想、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等。通过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身体是生活、事业的本钱,健康的身体会使人精神饱满,生活轻松愉快。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同时,在现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衡量健康的一个标准,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强、自知、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生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
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98抗洪精神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苏区文化、创业文化,参与全面小康建设和和谐文明校园的创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要热爱科学,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真理、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认真严谨的作风,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陶冶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