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土壤母质类型?

2025-04-14 21:21: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土壤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所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

按形成因素,分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类。
按不同外力作用分以下几类:
洪积母质是风化的岩石碎屑物质。山洪水来临时被冲走,搬运到山前平原,随洪水冲击力下降逐渐沉积形成。
冲积母质是风化的碎屑物质,经河水长年累月冲刷、搬运,在河流两岸沉积形成。它是构成广大平原的主要物质。

坡积母质是山坡靠上部的风化产物,重力和因降雨形成的细小流水的共同作用下,在山坡中部或山麓处堆积形成。常见于山地及山麓一带的高阶地带。

湖积母质是交接低洼地及湖泊洼地形成的沉积物,不像冲积母质受流水的影响,属静水沉积。多分布地形低洼的盆地,其中牛轭湖形成的母质也属湖积母质。


海积母质与大海有关,海水作用下,沿海岸一带堆积的松散物质。多数呈水平叠层(一层叠一层)。

回答2:

土壤母质大的类型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种类型。

其中,运积母质又分为坡积母质,冲击母质、风积母质、冰碛母质等类型。

1.残积母质:

残积母质指就地风华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物。它的颗粒成分极不均匀,有大,小岩石碎块,也有沙粒,黏粒,无分选性和层理。但由上层至下层的岩石碎块一般有由小变大的变化。残积母质疏松,通透性好。由于此种母质源于其下层分布的基岩的影响,与基岩成逐渐过度的情况。其结构依土壤-风化物-半风化物-基岩逐渐过渡。

2.运积母质:

指经重力、水利、风、冰川等搬运后再沉积的母质。

土壤母质定义:

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其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机械组成(颗粒大小),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