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特点

2024-12-22 00:00: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周初,统治者对同姓命氏,就是给同姓各分族确立管理区域,然后以宗法制度使同姓之间层层不可觊觎,从而保证了同姓中的秩序。对异姓,以“赐姓”为一些已亡的姓族的遗子孙确立姓族名,使这些姓族得以延续,从而显示周天子宏恩.并以命氏为各姓族确立占领区域及区域名称,以姻亲关系、赐姓命氏等手段将各姓族纳入周人的统治之下。程德祺曾指出,“我国古代有姓有氏,姓是氏族名称。一个人姓什么就表示他属于什么氏族。氏是家族或宗族的名称,它来源于男性始祖的名字、居地、官号以及职业等等。一个人属于什么族、什么宗就以什么为氏。”周人十分讲究族类之别,而“姓”就是判定类别的标准,所以要讲“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礼记·大传》),所以要讲“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所以还要讲“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左传》襄公十二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同姓不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族属的长存与繁荣。到了春秋中期,很多原来的贵族没落,氏开始下降民间。仲尼七十二弟子几乎没有不系氏以称的,但他们的身份却贵贱不一,其中的绝大多数恐怕是来自庶民阶层,所以才会投奔在孔子门下,学干禄之术。然则,从七十二弟子所系的氏名看,有许多是公族子弟的后裔,如公西华、公明贾、公伯寮等等。这个现象,恐怕就是那些的没落贵胄子弟,依然摆脱不了他们原来的贵族情结,虽降在皂隶,还是要摆一下老爷的谱。从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竞相展开。而变法的结果,则导致了新旧政治体制与社会体制的转变:支撑宗族生存与发展的井田制、封建制与采邑制解体了,世官世禄亦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则是国家普遍的授田制、郡县制、俸禄制与官僚制度。原有的姓氏流入民间;庶民通过军功等成为官吏,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姓氏。到两汉时期都有了姓氏。国家授田之后编户齐民,平民和土地紧密结合,借助姓氏标示血统。

回答2:

以国为姓

回答3:

*燕姬,姑且叫她燕姬吧。没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名什么,只知道她是燕世子丹的侍妾。想起荆轲,就不应该忘记燕姬,就像想起聂政就不应该忘记他姐姐聂窑一样。

*几匹花布,那位褒大人便把我从养父姒大身边带走了。他把两人的姓合在一起,给了我这个名字……褒姒。

*宣姜,又称齐姜,齐僖公长女。

*邯郸人没记住她的名字,咸阳人也没记住她的名字。一百年后,那个叫做司马迁的人,在《史记》中细细地记载了她的丈夫——吕不韦、她的儿子——嬴政。而她,只是“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就一笔代过。赵姬,成了不是她名字的名字。

看看,历史上这些有名的女人,连名字都是没有的。那些倒过来的名字,都未必是名字。

所谓“姜”,就是姜子牙知道吧。周王把齐国分给他,所以齐国的诸侯,(诸侯知道吧,那个时候没有大一统,还没有“皇帝”这个词。只有周王被称作天子)姓姜。有身份的女人,大多冠以“姜”字。而前面的“齐”“文”等字,有的是国名,表示你是这个国家的女人,有的甚至是父亲,丈夫的名,姓。

像褒姒,燕姬她们,你都可以从我的例子里看到她们那所谓的姓名是怎么来的。这是实例。如果你有兴趣深究——姓名这种事,和文字一样,并不是我们生下来就有的,也是随着历史的推移,人类的进步,统治的需要,而随之出现的。现在我提供一个地址给你,它从起源开始讲起。既然你问了个这么有水准的问题,我就不会马虎地回答你。姓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么?不,在开始,它所表示的,可能只是一种低贱的含义。赐名,赐姓,这些都是政治上的行为。好,接下来,就进入姓名的世界吧! 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a01/754.html

节选之重点——以人“名”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形式的使用为媒介,确立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被统治者与物的关系,构建出帝国的君—臣—民的等级关系体系,臣民的分工体系以及各类人的命运。从这个角度观察,人“名”的使用关系到帝国秩序的建立及其维系与运转。这些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人名使用习惯,不断被重复,再现,逐渐发展到“日用而不知”的地步,尽管如此,人名使用所带有的意义依然潜在地制约着人们间的关系。总之,分析人“名”如何使用有助于从中国既往生活的内在脉络去理解古代中国国家是如何构成的,这种分析较之马克斯·韦伯等的概括可能更贴近中国历史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