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自学社会学找了些牛人的关于学习社会学的心得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平时“有的放矢”地学习,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祝你成功! 01某牛人的心得体会如下: 我的体会是社会学理论有他自己的语言,首先要学会这套语言,如果每一种理论都必须还原为日常语言的话,那么理论也没什么意思了。但如果在初次学习时,形象化的学习,用日常语言去理解,还是有效的。打个比方,学统计学要知道什么是方差,你在理解的时候后可以说方差就是每个case的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加总,用来衡量偏离的程度。一旦你理解了方差的含义的时候,就学会了这个概念,以后每次使用和阅读时就不会再去想具体的定义和推导过程。同样,理论也是由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构成,这些概念是高度抽象的,但在初次学习理解时可以用具体的例子和日常的语言来“还原”,但一旦理解和掌握之后,这些概念就已经成为你思考问题的工具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真实的(不适当)例子,吉登斯有个概念叫structuration,描述结构(资源和规则)生成的过程。听起来很复杂。我们上当代理论课时,每个人都要发言,起先大家都是脱稿发言,但有一周的内容实在太难,于是那一周的发言者就基本照着稿子念,老师也默许了。于是,后面几周大家就延续了这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老师略有不满,我跟老师说这就是我们刚学过的structuration的过程,第一次的照稿子念形成structure之后,大家利用这种潜在的(不正式)规则和资源,继续这个过程,哪怕不太难的阅读也使用这一结构性的方法。我和老师谈话之后,知道她的不满,在自己的发言里就基本脱稿,后面几周大家也都基本脱稿发言,这又是一个structuration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学习社会学理论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忆问题,社会学理论都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抽象和解释,思考然后应用是最重要的。至于俗不俗的,社会学理论很多时候研究很“俗”的问题,社会学家的形象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观察者和窥视者,而不是坐在优雅酒吧里的高谈阔论者。02相关书籍如下:社会学和哲学、统计学联系紧密,推荐以下书籍:《西方社会思想史》 于海《乡土中国》 费孝通《生育制度》 费孝通《江村经济》 费孝通《社会静力学》 斯宾塞《经济与社会》 韦伯《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迪尔凯姆《社会学主要思潮》 阿隆《社会学》 吉登斯《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03补充下:《社会学的想象力》 《街角社会》《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比较适合入门一点的读,告诉你一种学科思维,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点晦涩,但也是经典之作,必读书目。社会学和心理学、人口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人类学、社会工作、传媒、政治都有联系,其实个人感觉社会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学社会学不要局限于本身,要有从个人困惑中看公共议题的能力。
报个社会学的的自考专业,再后再到社会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