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曾经是一伙的,这是真的么? 请知识达人详细作答,才会有好评和加分。 谢谢

2025-01-06 09:08: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曾经是一伙?这是真的。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的媾和是自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开始直至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实施,德国撕毁条约进攻苏联为止,历时669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初衷,在德国方面看,是因为希特勒计划在1939年9月攻击波兰,因此指示外长里宾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苏联,希特勒更指示里宾特洛甫接受苏联的所有条件,以避免攻击波兰时两面受袭。在苏联方面来看,则是下述原因: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建议: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至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然而,谈判毫无结果。8月19日斯大林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战争还是和平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同法、英签订互助条约,德国将放弃波兰而开始寻求接近西方大国的办法。那么战争可以避免,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对苏联十分危险。如果我们接受德国建议,德国当然会进攻波兰,英、法势必干涉......那我们参战就对我们有利了……我们应该接受德国的建议并礼貌地把英法代表团打发回去。波兰的亡国将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大好处。(原载《新世界》杂志1994年第2期第230~237页,《二十世纪俄国史》第2卷第9页)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5月到8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苏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因为希特勒已决定侵略波兰,他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5月,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所以延至1939年8月2日,当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德会谈签约。早已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相当不满的苏联,遂答应了这一请求。
那么,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军正式对波兰发动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9月17日苏军穿过苏波边界进入东波兰,两天后,苏联与德国人会师在波兰,苏联仅用10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9月27日,苏德两国共同占领了波兰。命运多桀的波兰再一次亡国。其中,德国占领波兰的土地27000平方哩,2200万人口;苏联占领区的人口约1300万,占领区面积77000平方哩土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欧洲最大国家之一的波兰就被德国和苏联东西夹击,被法西斯德国和列宁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苏联瓜分了。
自苏联从波兰获得大片土地,与希特勒一起轻松灭亡了一个国家,一下子吊起了胃口,又向芬兰提出了割让卡累利阿地区的领土要求,芬兰虽然是小国,但是仍然拒绝了苏联的无耻要求。于是1939年11月30日,苏联在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声明断绝苏芬外交关系之后进攻芬兰,史称冬季战争(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12日)。鉴于苏联的侵略行径,国际联盟将苏联开除出局。但是,弱小的芬兰终于不敌强大的苏联,冬季战争最后的结果是芬兰割让佩萨莫地区,维堡港口等地区给苏联,当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芬兰为收复领土加入了德国一方对苏联作战,史称(冬季战争)续战(1941-1944),当然,此为后话。
1 940年6月,苏联提出对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行政府改组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得到同意。7月,三国成立苏维埃政权并加入苏联。随后,苏军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记:近年来,波兰和爱沙尼亚把苏军烈士纪念碑从市中心迁移到苏军墓地。俄罗斯提出抗议,认为无视苏军解放当地的功勋;当地人民则认为,苏军侵略了本国。苏联是解放者还是侵略者?已经很清楚了。)1941年,苏联又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又发表了共同宣言。共同宣言规定,“苏联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当新生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而众所周知的是,外蒙与满洲国本为当时之中国主权领土。
德国方面,1939年占领波兰后。又于1940年相继对丹麦、挪威作战,同年5月10日,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等欧洲国家,同年6月在法国战役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苏联也强行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同时也吞并了罗马尼亚具有争议性的巴撒拉比亚地区。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也和苏联在政治与经济合作上逐渐陷入僵局,这使得德国和苏联开始为彼此交战进行准备。
综上,以上史实说明:德国和苏联是二战中两大邪恶政权,排名不分先后,其暂时媾和仅为瓜分世界,并为独自称霸做准备。只是由于苏德在瓜分欧洲的过程中嫌隙渐大才最后翻脸,德国所以被定性为反角并被史书批臭踏上一万只脚仅仅因其是战争发动者且战败无力为自己辩驳,而苏联是在充当侵略帮凶过程中一不留神被同伙背后一刀,于是反水与盟国站在一起迎来了最后胜利,这才有了现在的溢美之辞。话说回来,论腹黑卑劣,苏联不比德国好那么一点,现在已有证据说明在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爆发时,苏联红军其实已经展开部署,在为稍后进攻德国做着准备,但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回答2:

在许多人眼里,1945年以前的苏联和德国是战场上的仇敌。纳粹德军的入侵夺走了2700万苏联公民的性命,而苏联红军正是踩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宣告一个强国时代的到来。不过你可否知道,就在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中却隐含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20余年的军事合作。近日,俄罗斯《时间报》、《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向外界披露了这中间的诸多细节。

列宁号召向德国学习俄罗斯历史学家罗曼诺夫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1917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了摆脱协约国两面夹击的困境,曾密令德军总参谋部实施“托尔计划”,用一列专列将流亡瑞士的俄国革命者列宁送到里加,希望通过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运动,给同样危机四伏的沙俄以致命一击,迫使其退出战争。据挡案披露,列宁一行在经过德军占领的波兰时得到了一切方便,但共产主义者并不相信德皇的善意,而是希望利用帝国主义的矛盾来进行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要求苏俄人民学习德意志民族良好的自我管理及卓越的组织管理优点,他不断在演讲中说:“我们要学习德国人的纪律性,否则我们的民族终将被奴役被灭绝。”列宁认为,德国的纯理性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列宁不仅要求身边的战友和群众学习德国—普鲁士精神,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关于这一点,当时负责军事和肃反工作的斯大林、捷尔任斯基都有深刻印象。

苏俄向德国学习的热潮在1918年遇到了寒流。德国并没想到俄国十月革命会取得胜利,出于极端阶级仇恨,50万德军向苏俄发起猛烈进攻,妄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为巩固政权,列宁背负出卖无产阶级利益的指责,甚至被怀疑是德国间谍,坚持与德国达成割地赔款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及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向反对和约的战友解释说,1805年普鲁士因耶拿一战惨败而被拿破仑征服,不过德国人没有感情用事,他们被迫签署了更加屈辱的和约,之后卧薪尝胆,终于在1815年通过滑铁卢一战复国。昨天的普鲁士正是今天苏俄应该学习的榜样。不出列宁所料,德国带给苏俄的屈辱没有持续一年便因德国战败而结束。在沙俄和德意志帝国废墟上出现的新国家波兰改变了苏俄与德国的矛盾性质。狂热的波兰民族主义者毕苏茨基元帅依靠协约国的帮助,不仅使德国土地里西亚划归波兰,而且参加了1920年武装干涉苏俄的战争,并在华沙城下重创红军,迫使苏俄割让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这样夹在德苏大国之间的波兰无意间拉近了德苏关系。

苏德在拉巴洛联手

到1920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粉碎了国内白卫军的疯狂进攻,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一轮军事对抗中赢得胜利。与此同时,苏俄期望十月革命的火种在短期内燃遍全欧洲,但随着德国11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失败,使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了某种均势,结果双方都不得不面对现实,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关系由军事对抗向和平共处发生过度。于是1922年,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一次讨论“复兴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首次邀请苏俄和战败国德国参加。

苏德两国在接到与会邀请后都十分重视。列宁原计划自任团长出席会议,因工作、健康和安全等原因未能如愿,但列宁向会议说明:“代表团的组成及拥有最广泛的全权和列宁本人参加完全一样。”会前,列宁嘱托苏俄代表团团长、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不是以共产党人的身份,而是以商人的身份到热那亚去。……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意,特别是争取与德国实现关系上的突破。”而处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也急切改变自己“国际弃儿”的环境,派遣有“日尔曼形象代言人”之称的著名外交家,外交部长冯·拉特瑙伯爵率团参加,力争有所突破。

1922年4月10日,热那亚会议在意大利外长的主持下召开。有关国家根据事先统一的口径,向苏俄提出偿还沙皇债务的苛刻要求。苏俄针锋相对提出反建议,会议陷于僵局。会议进行到4月15日时,同样因提出修改凡尔赛和约遭到拒绝的德国代表团深感受到冷遇与压制,于是向苏俄代表团探询是否愿意在会外单独同德国举行双边会谈。当齐切林知道这一消息时已是深夜,马上开会作出决定:利用德国代表团在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摇摆不定,并开始把希望转向苏俄的时刻,发动一次外交突袭。4月16日凌晨1时15分,齐切林打电话将拉特瑙伯爵从睡梦中叫醒,邀请德方当天上午11时到热那亚郊区拉巴洛举行双边谈判,并特意说明这天是星期日,苏俄代表团才能抽出时间,否则是无法安排的。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迫使全体德国代表立即召开一个“睡夜会议”,期间德国代表曾两次打电话给英国代表团,但均因英国外交官员都在熟睡之中,无法得到回音。5时整,德国代表团通知苏俄代表“依约赴会”。几小时以后,德国代表团坐上汽车,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反对电话才姗姗而来,拉特瑙伯爵说:“酒已倒出,就应当喝下去。”他跳上汽车直奔拉巴洛。

回答3:

二战前期的的苏联为求自保而未参加反抗的德国的队伍,而后期反抗是因为德国打到了莫斯科和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