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这要看你问得是“职位”还是“实权”。
职位:不同于明代,清代内阁是正式的国家机关,在组织结构上统领六部——换而言之,可以视作是唐宋的三省。以此而论,清内阁大学士在职位上等同于宰相。清代对官员入阁雅称“拜相”,可知即使是当时人也将内阁大学士视作丞相。
实权:如果论实权的话,清内阁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实权,实际上只是拟定、发布旨意的场所。事实上的决策机构,从后金时代的议政王会议,至顺康两朝的南书房,再到雍正以后的军机处,在组织结构上都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决策有影响力,且在皇帝授意下也可代行决策,从这个角度上说,军机大臣有丞相之实。
咱们说,有些东西需要分开来说。诚然,明内阁、清南书房、清军机处等“临时”机构,在组织结构上都只是"跪授笔录,上传下达"的皇帝秘书机构,但是国家机关的实际权力总是未必和其预设职能是完全相同的——这些秘书机构自设立之后成为皇帝发布旨意的最主要管道,当皇帝鲜少通过这些机构以外的地方发布旨意时,这些部门反而成为了皇帝与下面沟通的必经(自然也是要害)部门,拥有了实质上影响乃至封驳皇帝的权力,也就成了实质上的宰相。
没有,在清朝,君主专职达到顶峰,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而宰相是要和皇帝分权的。
都属起咨询作用。在权力上已经无法和宰相相比。要知道皇帝的圣旨没有经过宰相或者明代内阁首辅的同意,正式的任命是无效,非法的。
起初是内阁大学士,后来雍正成立了军机处,因为这个便于保密和便宜行事的机关,被雍正在政务上充分利用,军机大臣权力的确很大,但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也还不小。
但是,我们知道清末内忧外患,军机处因此变得无比重要,内阁大学士因此不再闻名矣。
准确来讲都不是,自洪武废宰相以后六部直接受皇帝本人管辖,皇帝总揽原本宰相的权力,而内阁及其大学士只负责顾问及辅助皇帝理政无实际权力,而军机处的作用可以用"跪授笔录,上传下达"来概括,所以清代是没有类似宰相的官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