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华新韵的话,目前是一二为平声,三四为仄声。
但是按照古韵的话,举个例子”湿“我们普通话是第一声吧,但是在古韵里是仄声的。再打个比方,”国“在我们念来是第二声吧,算是平声,但是在古韵里是仄声的。
目前分三种吧,第一种,律诗常用的,平水韵。
第二种,就是填词常用的,词林正韵。
第三种,就是中华新韵,按照普通话划分的,律诗和词通用。
至于用哪一种,中华新韵和平水韵一直有争议,我个人认为,觉得那种适合自己,哪种方便自己就用那种。
不过目前为止,只要是用新韵写诗或者填词的,都在题目后注明”新韵“两个字。
不注明的一律按照古韵来看,很容易被挑剔的人说你出律。
在普通话里区分平仄的话是可以这么理解。一声(阴平)二声(阳平)称为平声,三声四声称为仄声。
但是这一规律并不适用于填词与作格律要求严格的古体诗,因为古代汉语除了四声之外还存在第五个声调入声。语音流变的过程中,入声字消失,并入前四声中。这就造成一些普通话中的平声字在古体诗词中实质上归类为入声字的情况。
这种流变存在一定的规律,但特例也很多,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才能准确分辨汉字在古代的声调。
一二为平,三四为仄。
古诗里平上入去四声,平分阴平阳平,也就是一二声,为平,上去入为仄,上三声,去四声,都是仄,现代普通话里入声消失了,所以要去查古韵书去确认那些现代普通话里的字是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