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每年夏季都会褪一次皮,一生褪皮(壳)总计约在13-18次。
褪皮(壳)的定义:
通常将潘状幼体逐步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再变态为I期仔蟹,这一阶段称为蜕皮;I期仔蟹开始则称为蜕壳。
延伸阅读:
河蟹的体壁有3层,底膜、上皮细胞层和角质膜。角质膜即所谓的甲壳,是一种外骨骼,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几丁质。因为甲壳中含有大量钙盐,所以很硬,起到保护、肌肉附着和支持身体的作用。
甲壳是没有生命的坚硬结构。不能随着身体的增长而扩大,成了身体扩增的限制因素,因此相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蜕壳。
河蟹的一生约蜕壳18次,幼体阶段蜕皮5次,幼蟹阶段约蜕壳13次。在幼体发育阶段,随着每一次蜕壳,河蟹的形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直至发育完善,故幼体阶段的蜕壳称为发育式变态蜕壳;形态发育完善的幼蟹除交接器的变化外,外形上已具河蟹形态,每次蜕壳后已无形态的变化,故此阶段的蜕壳称为生长蜕壳;在交配期河蟹由黄蟹变成绿蟹的这最后一次蜕壳称为生殖蜕壳。
幼蟹蜕壳时,常要选择比较安静、隐蔽的地方,通常潜伏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处或水草上,整个蜕壳过程只需几分钟。新体非常柔软,螯足绒毛粉红色,颚足、触角活动如常,步足能缓缓爬行,俗称“软壳蟹”,活动能力很弱。此时毫无御敌能力,是生命中的危险时刻。随着皮膜状的新壳逐渐硬化,24小时即能达到一定硬度,蟹体恢复能力,开始正常活动,通常33小时后,新壳硬化。
一般情况下夏季换一次皮
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
河蟹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壳过程中质量明显增加,在以后的生长中,水分的失去却是缓慢的,并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河蟹生长的速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温和饵料的制约。通常,早期幼蟹蜕壳次数较为频繁,刚入湖泊的大眼幼体,以后每隔5— 7天,7—10天相继蜕壳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随着不断生长,蜕壳间隔时间逐次延长,如果环境条件不良,蜕壳生长停止,这也是同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体型相差悬殊的原因所在。
螃 蟹
大家都见过螃蟹吧!但是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螃蟹,我就来给你说说吧!
螃蟹体型不大,一般有学生张开的手掌那么大,但是它有些重,十五只母螃蟹大约都有3 斤多。它有八条横着走的腿和一对有力的大夹子,夹起人来,可疼了,它的壳是褐色的,只要一蒸,壳就会变成红色的,在它的方形的嘴巴上面长着一对总是滴溜溜转的眼睛,十分可爱,如果你的手靠近它的眼睛,它的眼睛马上就能缩进壳里。
我想你一定对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而奇怪吧!让我来告诉你吧:许多动物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特别是对于回游迁徒动物的磁场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地球形成以后,地磁场发生了多次倒转,地磁场 的倒转让许多生物无法适应甚至造成灭绝。螃蟹也是一种回游性生物,它的内耳有定向小磁体,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做用,为了让自己在地磁场的倒转中生存下来,螃蟹就开始横着走,而且螃蟹的步足伸展在身体两侧,它的前足关节只能向下弯曲,这些结构特征也使螃蟹只能横着走。
螃蟹一般以水草为主要食物也吃蚌子,昆虫,又时也吃小鱼小虾,在食物匮乏时,也会自相残杀,甚至吞食自己的卵。
螃蟹的繁殖能力很强,它一次可产数万到百万个卵,一生能产2-3次,刚孵出的幼体很小,在经过5次脱皮,大约35天长成蟹苗,蟹苗在脱一次皮就长成了幼蟹,再过1-2天壳才慢慢长硬。
螃蟹有散向血结等作用,它有高蛋白,且有滋阴壮阳的作用,是天然滋补品,一直是人类的美味佳品。
大家一定有些了解螃蟹了吧。
螃蟹褪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