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什么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
血清肌酐的正常值
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88.4—1 76.8μmoI/L。
由于各地医院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正常值范围可有差别。血清(或血浆)肌酐的正常检测值:男性为53—106μmoI/L,女性为44—97μmoI/L。
血清肌酐检测的意义
血清肌酐检测,临床上主要用于肾功能的判定。
人体肾脏功能有很强的储备和代偿能力,只有在其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的1/3以下时,血清肌酐才明显上升。因此血清肌酐测定不能反映肾脏的早期病变。而在肾功能受损后.血清肌酐浓度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咸正比。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根据血清肌酐检测值和其他相关指标判定病情:
1.血清肌酐不升高,提示处于肾功能代偿期;
2.血清肌酐超过1 76.8μmoI/L,提示处于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如果肌酐浓度超过200 μmo/L,病情继续恶化,则有发展成尿毒症的危险;
3.血清肌酐超过445 μmoI/L为尿毒症期。
除肾病外,其他组织器官功能的异常也会引起血清肌酐增高。区别在于肾脏病变引起的肾衰,血清肌酐常超过200μmoI/L。而心力衰竭、休克、水肿等疾病导致肾血流减少,血清肌酐浓度不超过200μmoI/L。原发病纠正后肌酐可恢复。另外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也可协助诊断。
血清肌酐大于442μmoI/L可考虑做透析治疗;血清肌酐大于530μmoI/L必须做透析。因为糖尿病很容易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神经病变,所以糖尿病终末肾衰竭患者必须及早开始透析。对尚未达到透析指征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采用胃肠透析治疗,或用含大黄的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等。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观察治疗效果。
用药的参考指标
根据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的检测,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调整选用由肾代谢或从肾排出的药物。
在选择降压药时,血清肌酐大于265 gmol八,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可服用钙通道阻滞剂(CCB)等其他药物。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ACEI和ARB要注意肌酐动态变化,如血清肌酐大于服药前30%一50%,应考虑停药,以免加重肾脏缺血、加速肾功能衰竭进程。肌酐回复原有水平后,可重新用药。使用降糖药时应注意,肾功能不全时禁用磺脲类(除格列喹酮)和双胍类降糖药,可用胰岛素和。一糖苷酶抑制剂;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小于221 μmol/L)可用格列喹酮、格列奈类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总之,肌酐作为肾功能的检测指标之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病友学习糖尿病肾病及检测指标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保护自己。
肌酐相关检测项目
血清肌酐(Cr)
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的损害。
[参考值]男性为53—106μ mOI/L,女性为44—97μmol/L
[临床意义] 病理性升高表明①肾肌酐排出量减少,提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②体内肌酐生成过多,提示: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检测要求] 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尿肌酐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
[临床意义]划病理性降低提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肌肉萎缩者等。
[检测要求] 留取24小时尿样。
肌酐清除率
(又称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参考值]男性:85—125ml/min;女性:75—115mI/min
[临床意义] 病理性降低:见于肾功能低下和尿毒症等。
1.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值的8 0%,但血清尿素氮、肌酐仍在正常范围。所以是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2.肌酐清除率在70—51m1/min为肾功能轻度损害,50—31m1/min为肾功能中度损害,小于30m1/rain为肾功能重度损害。
[检测要求] 空腹1 2小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浓度。留24小时尿,混匀后,测定体积和尿液肌酐浓度,
对于肌酐高的症状一定要重视,你提到的肌酐高的症状为你解答如下,有高血压2年,现出现肌酐升高和尿酸升高,考虑有高血压肾病的可能,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导致肌酐和尿酸排出障碍,建议控制血压在130/80以下,平时蛋白摄入量要减少,少吃植物蛋白如花生,豆制品等,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木耳,香菇,核桃等食物也要少吃,尿酸高,建议进一步做尿酸排泄测定明确病因后再治疗。